什么粉能去除腋臭味道(什么粉能去除腋下异味)
20
2025-07-09
Cell Metabolism:研究显示只有脂肪才会导致肥胖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中国科学院和英国阿伯丁大学的科学家表示,体重变化只与饮食中的脂肪含量有关,与蛋白和碳水化合物无关。相关研究发表在科学期刊Cell Metabolism上。
多年来阿特金斯饮食法(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脂肪饮食法)和生酮饮食(高脂肪、适量蛋白质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法)因其减重效果明显风靡全球。《南华早报》称,但遵守这些饮食法很难调节蛋白质、脂肪和蔗糖的平衡。
脂肪含量增加会促使多巴胺和血清素等"幸福激素"的分泌,它们会反过来影响大脑的工作,产生愉悦感,使人吃多。如果饮食中脂肪含量较低,就不能调动大脑的奖励中心,多吃的欲望也会随之降低。而调整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则不会对大脑产生影响。
研究人员在超重小鼠身上进行了实验。科学家指出:“正常体重人群的黄金法则是减少脂肪摄入,但不能完全拒绝脂肪,因为脂肪在正常的新陈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只要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保持平衡,就不会增加体重,就能保持好状态。”
截至2016年,美国标准饮食中的脂肪含量为35%。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国,让科学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起来。温馨提示:以上为科普百分百网上阅读所浏览内容,转载分享只为知识传播和学习宣传,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意见建议,请私信留言,我们会及时处理。欢迎关注,谢谢。
本文专家:张征,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博士,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最近,一则关于“胖能传染”的新闻霸屏了版面,报道中还显示全球每年有280万人“因胖致死”…↓↓↓
我们先来了解体重指数(BMI)的概念,这是将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 BMI≥25 kg/m2时为超重、BMI≥30kg/m2为肥胖。根据中国国情及国人的个体化差异,我国将BMI≥24kg/m2定义为超重, BMI≥28kg/m2定义为肥胖;同时,将男性腰围≥ 90 cm、女性腰围≥ 85 cm定义为腹型肥胖。
从医学角度来看,肥胖是一种脂肪组织堆积过多的病理状态。目前,中国肥胖人数已经超过9000万,而肥胖也成为了21世纪危害中国人民健康的严重问题。
那么,到底是怎样的原因导致肥胖的产生?肥胖的危害又有哪些?会不会像报道中说的那样“传染”呢?下面就为大家科普一下~
胖真的能“传染”吗?为什么会出现肥胖?
关于“胖会传染”的说法是欠妥的。
肥胖是一种流行性疾病,但并未发现存在明确的致病病原体,不属于传染性疾病,所以这里的“传染”只是一种修辞。
1. 遗传因素
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定肥胖的遗传方式和分子机制,但肥胖的发生具有鲜明的家族聚集倾向,如果父母单方或双方存在肥胖,子女发生的肥胖的机率会远远高于周围同龄人。
2. 生活方式
人们高能量食品摄入的持续增加,同时体力活动的减少,特别是运动锻炼的缺乏,导致吃进去的能量无从消耗,只能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导致肥胖大流行的最主要原因。
3. 心理因素
心理性因素也是导致人们大量进食、拒绝运动的常见原因,进而诱发肥胖。
肥胖的危害不仅仅是“胖”
肥胖会影响个人外在形象,不利于个人心理健康,但更主要的危害在于肥胖是滋生多种疾病的温床。
1. 肥胖引起多种内分泌代谢紊乱
肥胖者不仅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明显增加,而且血糖也很难控制,因此,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与此同时,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疾病在肥胖者中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
2. 肥胖增加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随着体重、腰围的增加,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风险也会明显增加。有研究显示,体型超重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
3. 肥胖诱发各类肝胆系统疾病
肥胖者过多的甘油三酯在肝细胞沉积,导致脂肪肝的形成。明显增多的胆固醇也使肝胆系统结石发生机率大大增加。
4. 肥胖导致骨关节疾病
过高体重导致脊、肩、肘、髋、踝等关节负荷明显升高,易造成关节、韧带的磨损和撕裂,肥胖也是诱发骨关节炎的常见因素。
5. 肥胖诱发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肥胖者会导致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随之带来的夜间缺氧及高碳酸血症又会给人体各个器官、组织带来更多损伤。
6. 肥胖诱发肿瘤的形成
肥胖者的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常见肿瘤发生率明显上升。
到底如何才能有效减肥?
减脂减重,这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抛弃一切“轻松减肥”等不切实际的幻想,做好充足心理准备。
1. 医学营养治疗
医学营养治疗,换言之,就是科学、合理地“吃”。这要求我们根据个体化原则,兼顾营养需求、体力活动强度、伴发疾病以及原有饮食习惯,适当减少总摄入量、避免食品和饮料中的能量摄入,摒弃餐间零食、睡前加餐、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增加谷物和富含纤维素食物以及蔬菜、水果的摄取,减少高脂油腻食物。
2. 加强运动锻炼和体力活动
运动不仅仅是增加能量消耗那么简单,规律运动锻炼还能够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脂代谢,增强体质,增加对饮食治疗的依从性,改善对自我健康的满意度。
3. 医生指导下的规范药物治疗
经过严格的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后,如果体重仍无法降低、或者没有达到期望的减重目标,那么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药物治疗。
4. 外科减重手术
对于严重肥胖、或合并2型糖尿病、心肺疾病、严重关节疾病、肥胖相关精神障碍等伴发疾病者,还可进行减重手术治疗。目前减重治疗的首选术式是袖状胃切除术和胃肠道绕道手术。减重手术的费用相对昂贵,且具有一定的风险,术后仍然需要继续保持良好的饮食运动习惯。
总之,没有无缘无故的胖,更没有轻而易举的瘦。预防和减轻肥胖的方法并不复杂,学习起来一点不困难,可是要付诸实践却远没那么简单,这就需要我们克服“耽于口舌、好逸恶劳”等“人之常情”,培养良好的饮食、运动习惯。控制肥胖,就从今天开始。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国,让科学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起来。温馨提示:以上为科普百分百网上阅读所浏览内容,转载分享只为知识传播和学习宣传,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意见建议,请私信留言,我们会及时处理。欢迎关注,谢谢。
目前,体重指数(BMI)是人们用来衡量一个人是否超重或是偏轻的最广泛的方法,但现在的科学家认为他们已经提出一个新的改进方案:让我们一起欢迎下面这位朋友——相对脂肪质量指数(RFM)。
RFM背后的研究团队表示,RFM较之BMI更为准确,并且只需要一个卷尺,就可以测量计算出来——因此你不需要像计算BMI那样,使用一连串数据来计算得出结果。
RFM的计算,只要参照腰围与身高的关系,而不是你的体重。研究人员称,这能更好地判断一个人的身体脂肪是否处于健康水平。
来自加利福尼亚西达赛奈医疗中心(Cedars-Sinai)的首席研究员Orison Woolcott表示:“我们都希望能有一个更可靠、更简单和更便宜的方法,来评估体脂的水平,而无需使用复杂的设备。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了新公式在许多学科中的使用价值,即测量相对脂肪量比起目前医学和科学上使用的许多测量指标,包括BMI,是更优秀的衡量标准。”
让我们回忆一下BMI的测量方法。首先,你需要把你的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然后将得出的答案除以你的身高。这样就计算出你的BMI,接下来你就可以将这个数字与每个身高对应的健康体重表进行对比:如果体重指数在18.5到25之间,那就是正常的体重。
专家们一直承认,BMI不是一个完美的测量方法——它没有考虑到性别差异,并不能总是准确的反应你身体上肌肉的质量,而且这个结果对于儿童和老年人也会产生偏差。
也就是说,BMI一直以来都是衡量肥胖问题的一种有效的速成方法,它可以对一个人身上的潜在问题做出提示,虽然只是一个很粗略的概括。
也许现在,BMI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即将是RFM的天下。要想得到新的RFM测量值,你需要测量你的身高和腰围,然后把这些数字带入下面这个公式:
男性:RFM=64-(20×身高/腰围)
女性:RFM=70-(20×身高/腰围)
新的公式似乎也站得住脚。基于美国3456名成年志愿者的数据,RFM的测量数据与使用高科技DXA身体扫描法所得出的数据非常接近。DXA身体扫描法被广泛认为是测量人体组织、骨骼、肌肉和脂肪的黄金标准。
换句话说,RFM几乎和专业的医疗设备一样,都是测量身体脂肪的好工具——而且它只需要一根卷尺!
RFM计算公式比研究人员所尝试过的其它300多个公式更精确。
研究人员们希望这个新方法可以帮助到那些正在纠结体重和相关健康问题(如糖尿病和高血压)的人们,使他们更好地追踪自己的体脂状态。
而现在,研究人员们需要更多的志愿者,进行更多的研究,以确保RFM的准确性,使其能更好地达到其开发者的标准。如果越来越多的数据证明RFM是准确的,那就是时候和BMI彻底说再见了。
Woolcott称:“我们仍然需要大量数据对RFM进行纵向测试,以确定与严重肥胖相关的健康问题的身体脂肪百分比的范围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国,让科学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起来。温馨提示:以上为科普百分百网上阅读所浏览内容,转载分享只为知识传播和学习宣传,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意见建议,请私信留言,我们会及时处理。欢迎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