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病的笔记(肥胖病的特征)

森焱垚鑫淼子午卯酉 0 2025-02-05

文章目录:

气血津液病证舌象第八节肥胖笔记

肥胖也是一种疾病,我们如何科学对待肥胖?

  • 了解肥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水平的提高,肥胖/超重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长,中国健康营养调查的数据显示,成年人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已经从13.4%增加到26.4%,这意味着平均每4个成年人中,至少有一个人患有肥胖/超重。肥胖是多种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肥胖可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以及肿瘤的发生危险。肥胖者多存在脂类代谢紊乱,脂肪合成过多,而脂肪的水解和氧化无明显变化,因此其血浆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一般都高于正常人,所以也把肥胖称为一种疾病。

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以及由肥胖带来的各种疾病负担的增加,肥胖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无论在我国还是世界范围内,由肥胖带来的疾病负担都不容小觑。同时,肥胖也成为了各界学者们讨论和研究的热点话题。

  • 肥胖的定义:指体内脂肪体积增大或脂肪细胞数量增加导致的体重增加。WHO定义为:可能导致健康损害的异常或过多的脂肪堆积。超重是处于正常和肥胖之间的身体状态。
  • 理想体重=身高(cm)-105(cm)
  • 如何进行肥胖的营养干预和治疗:大概由以下两个步骤构成

思路:针对患者的生化指标的异常,指出膳食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如血脂血糖偏高,饮食中就要减少糖或脂肪的摄入);对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存在问题的患者要给予纠正(如酗酒、暴饮暴食、好油腻、多盐多油,熬夜、抽烟等等要指出并纠正);根据体力活动水平结合理想体重制定出个性化食谱,让患者了解每日各类食物大致的摄入量。

一、确定患者每日总能量的摄入

总能量=理想体重(kg)x 25kcal ,例如:身高165cm,理想体重为165-105=60kg,那么总能量为60*25=1500kcal,建议每日摄入1400-1600kcal的能量。(ps:大家可以试着代入公式算一下自己的总能量),

二、确定三大营养素的比例

减肥初期以低碳水化合物为主,之后逐渐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比例。碳水50%,蛋白质20%,脂肪30%。

分配好各类营养素的比例很重要

  • 肥胖/超重人群的营养干预原则(划重点喽)

一、理想减重目标 :半年内减少当前体重的5%-10%

二、限制总能量的方式

1.女性:1200-1500kcal/天,男性:1500-1800kcal/天

2.总能量摄入=理想体重*25kcal

3.在原有饮食的基础上,降低500-700kcal/天的热量

4.限制特定食物种类的摄入量(高碳水化合物类、低膳食纤维类、高脂肪类食物)

三、治疗饮食的分类

1.低热量平衡膳食:1200kcal/天

2.低热量膳食:800-1200kcal/天

3.极低热量膳食:小于800kcal/天,此类饮食中能量主要来源于蛋白质,脂肪和碳水的摄入受到严格限制,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四、三大营养素供能比

蛋白质15%-20%,碳水化合物55-65%,脂肪25-30%。

1.蛋白质以优质蛋白为主,如动物蛋白,大豆蛋白。

2.碳水化合物以粗粮为主,减少精制糖类的摄入,如精制面粉,精制大米。

3.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脂类作为主要来源,如橄榄油、坚果,减少胆固醇、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五、控制板暴饮暴食

六、减少高能量密度食物和饮料的摄入(如奶茶、冰激凌、奶油、巧克力等)

七、减少每份食物的量

八、三餐之间不吃零食

九、一定要按时吃早餐、不吃夜宵

  • 肥胖人群体力活动指导

1.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

2.后期可进行更高水平的体力活动,时间200-300分钟/周,可防止后期体重反弹。

坚持就是胜利

  • 减重手术(不作重点,了解)

适宜BMI≥35kg/m²的亚洲人群,其他人种BMI≥40kg/m²或BMI≥35kg/m²且存在并发症的人群。

本文参考书籍临床营养学人卫版。

笔者愿景:愿人人都能拥有健康体重,健康的体魄,远离肥胖。

一图读懂 肥胖的真相

经常听人说“一胖毁所有”,其实,肥胖“毁”的不仅仅是外表,还会对身体造成很多严重的危害……很多疾病的发生都和肥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所以不管是后天的环境因素,还是先天的遗传因素,一个人变胖就像生了疾病一样,并不是主动选择的结果,而是特定的因素使然。

而我觉得减肥最重要的是,找到一种可以长期坚持下去的生活方式。减肥或者说体重管理是一种生活态度,决不是一锤子的买卖。

肥胖不但影响人的形体美,更是损害健康的一大危险因素。

很多人为减肥绞尽脑汁,然而大把的时间、金钱投入其中,却没有换来体重的降低。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并没有理解肥胖的成因,自然就找不到科学减肥的路径。人是怎么长胖的人体内的脂肪堆积过多,能量就会过剩。当你吃的能量多,而消耗的能量少,即出现能量过剩,过剩的能量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于皮下、内脏等各处。我们每天都要摄入的三大基础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淀粉)、蛋白质、油脂,在过剩的情况下,都可以变成脂肪储存起来。下面我们就以主食为例,看看食物是怎么变成身体的“肥肉”的。主食(粮食、谷类)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约占干重的75%,即如果每天摄入6两(300克)主食,则含有225克淀粉。淀粉是植物体中贮存的养分,贮存在种子和块茎中。除主食(谷类、粮食)外,薯类、杂豆类也含有较多的淀粉。芡粉、藕粉、粉条等为淀粉制品。很多加工食品,如豆粉、速溶粉等,添加的糊精(看产品配料表可知)也是淀粉制品。1个淀粉分子是由数百个葡萄糖(残基)以糖苷键相连构成的,在胃肠道消化为葡萄糖后吸收进入血液。每人每天消化吸收的葡萄糖约为300克,但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总共只有3~5克,很少且非常稳定。这意味着,进食后胃肠道消化吸收的葡萄糖必须快速地被血液转运到某处“放置”,这个高速处理葡萄糖的地方就是肝脏。胃肠道消化吸收的葡萄糖经血液直接送入肝脏。除很少部分葡萄糖路过肝脏继续奔向其他组织器官外,大部分葡萄糖在肝细胞内被快速处理。葡萄糖首先被磷酸化,生成“葡萄糖-6-磷酸”,后者不能再跑出肝细胞,被“固定”在肝细胞内接受进一步处理。肝细胞进一步处理葡萄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途径:

1.葡萄糖-6-磷酸在肝细胞内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为肝细胞提供能量。“走这条路”的葡萄糖很少,因为肝细胞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不是葡萄糖,而是脂肪酸。

2.葡萄糖-6-磷酸在肝细胞胞液中合成糖原。糖原的结构与淀粉(特别是支链淀粉)很相似,但含水量很大,储存于肝细胞胞液中。“走这条路”的葡萄糖较多,饱食后肝糖原总量可达75~100克,约占肝脏重量的5%。

3.葡萄糖-6-磷酸在肝细胞胞液中合成脂肪(甘油三酯),以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形式输出到血液中,并运至脂肪组织储存。

当减肥药已成往事,减肥还得回到最古老的方法:节食+运动,应长期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适当控制饮食、坚持体力活动等。能量“亏损”:减肥的不二法门如前所述,体内脂肪其实是储存的能量(过剩的能量)。当人体摄入的能量超过消耗的能量,则脂肪增加;当人体摄入的能量少于消耗的能量,则脂肪减少(常常还有肌肉、糖原和水分的减少)。因此,不论你采用何种减肥手段,都必须要避免能量过剩,并造成能量“亏损”(能量摄入<能量消耗,即能量入不敷出),才能减肥,否则就不可能减肥(手术直接割除、抽吸体内脂肪除外)。所以,减少能量摄入(控制饮食)和增加能量消耗(运动)是减肥的不二法门。

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还是非常容易掉进减肥的误区,以下几个关于减肥的基本事实,是您必须要了解的。

1.节食减肥,欲速则不达 事实早已证明,快速节食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只要一恢复以前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很快就会反弹。因短期节食离开你的脂肪,就像出去旅游度假一样,总是要回来的。更严重的是,过度的节食减肥还会引起厌食症,甚至导致死亡。减肥的初衷是为了美和健康,假如患上厌食症,这两个目的则一个也达不到。因此,节食是减肥的必要手段,但决不可过快、过猛地节食。

2.运动必须持之以恒 运动或体力活动是减肥的有效手段。但运动或体力活动增加的初期,在减少体内脂肪的同时,会明显刺激肌肉增加。因为肌肉含水量远超脂肪,所以当肌肉的增加(重量)超过了脂肪减少(重量),身体的总重量很可能不降反升。这会让心急的减肥者灰心丧气。不过,只要坚持运动一段时间,肌肉增加停止,而脂肪减少继续,体重就会下降。

3.吸脂减肥对健康无益 吸脂减肥减少的只是皮下脂肪,故而几乎没有健康意义,仅可使身体局部变得美观一些而已。胃束带手术和胃肠改道手术,被称为减肥的终极疗法,可以迅速实现减肥效果,具有肯定的健康意义,特别是对伴有慢性病的肥胖者。这类患者可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评估,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取这类手术帮助减肥。

上一篇: 四逆散治肥胖(四逆散减肥医案)
下一篇: 淡淡的肥胖纹(肥胖纹颜色变淡了是怎么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