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腋臭比例高的地方(中国腋臭发病率)
33
2025-07-01
“白白胖胖惹人喜爱”
这是很多老一辈眼里孩子喂养得好的体现
然而
小朋友越胖并不一定意味着越好或越健康
肥胖已悄然成为一种“流行病”
有调查显示6-17 岁青少年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分别为 11.1%和 7.9%
而肥胖儿童中有70%~80%会延续到成年
长期以往可能会导致小孩出现身体及心理等健康问题
肥胖症是一种能量代谢的失衡, 导致全身脂肪组织过度增生、体重超常的营养障碍性疾病, 同时与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代谢综合征等慢病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肥胖症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主要危险因素。
01
肥胖症的高危因素
(1)遗传因素:肥胖症具有家族聚集性。
(2)生活方式因素:饮食、身体活动、精神心理及睡眠习惯等不良情况。
(3)疾病和药物因素:一些疾病以及一些药物的应用,均可导致体重增加。
(4)环境和社会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决定了儿童的行为方式与取向,进而导致易感个体出现超重和肥胖症。
02
肥胖症最终会造成哪些后果呢?
◆ 血糖异常:肥胖程度越高,发生糖尿病前期和 2型糖尿病的风险越大。
◆ 血脂异常:肥胖症患者常合并血脂紊乱,且与肥胖程度呈正相关。
◆ 高血压:肥胖症患者常合并有高血压。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临床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者中,超过 80%的患者为肥胖症。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除年龄因素外,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
◆ 生殖健康:肥胖症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孕不育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早产等妊娠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增高相关。
◆ 心血管疾病:超重和肥胖症人群的 BMI 水平与整体心衰的发病风险呈剂量依赖性正相关。
◆ 肿瘤:一些恶性肿瘤疾病在超重和肥胖症人群中发病率显著增高。
◆ 精神心理异常:肥胖症和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是精神心理健康状况恶化的一个危险因素,二者常相互影响。
◆ 其他相关疾病:胆石症,膝、骨关节炎,腰椎疾病及脑亚健康改变均有相关。
03
治疗要从细节做起,从娃娃抓起
(1)行为心理干预:肥胖症不仅是病理生理问题,而且与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关联,因此,行为与心理干预在肥胖症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2)运动干预:主动运动是肥胖症运动干预的重要措施。
(3)临床营养治疗:临床营养治疗是肥胖症综合治疗的基础疗法。
(4)药物治疗:应用药物治疗肥胖症应该严格把握适应证,规范使用。
(5)减重与代谢手术治疗:此类手术是通过缩小胃容积和/或缩短小肠有效长度,以达到限制摄食量和/或减少营养吸收,从而减轻体重。
04
治疗为辅,预防为主
(1)对儿童、学校和家庭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促使家庭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从而减少或消除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
(2)生长监测:采取家庭监测和机构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体格生长监测, 采用体重、身长(身高)或BMI生长曲线图定期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
(3)关键期的预防措施:重视孕期母亲体重管理, 预防新生儿出生体重过重。婴幼儿期注重合理喂养, 保持婴幼儿适宜的生长速度。学龄前期培养正确的饮食行为观念和运动习惯。学龄期平衡膳食, 规律运动, 监测体重。
参考文献:
[1]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 年版)
[2]儿童保健诊疗规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组织编写)
文/图:儿科 胡慧中
编辑:宣传科 李伟华
审核:宣传科 宫浩翔
部分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现在大部分的年轻父母所付出的比我们所想的还要多。除了给孩子提供较好的资源之外,也要给孩子穿好的、吃好的。加之孩子正是长身体的阶段,很多父母也是一股脑地给孩子补充营养。
殊不知,就是因为这样随意的行为导致孩子的身体出现问题。
确实相比于老一辈育儿方式,年轻父母可能更偏向于“优质”育儿,可是我们所谓的优质,真的能给孩子带来正面影响吗?
之前和一个宝妈聊天的时候,说到了她的烦扰。孩子出生之后,她就辞职在家准备安心带娃。
所以孩子平时吃什么穿什么,全由她来负责。本以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孩子会变得更健康,但是孩子慢慢长大之后,她却发现自家孩子有肥胖症。
现在孩子才5岁左右,甚至已经达到了90斤。可是同龄5岁左右的孩子,大都才40斤左右。出现这样的情况,她也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去解决。
一开始看到大胖娃娃,周围人也都表示这孩子有福气,显得比较富态,直到有一次孩子突然晕倒,他去医院进行检查之时,才发现孩子身体内部脂肪过多,甚至已经影响到了大脑发育的状态。
01
孩子过度肥胖并不好,这些问题我们别忽视
确实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有一部分老人总是希望能够把孩子养得比较富态,希望他们能有好运,但是所谓的富态并不是只依靠脂肪。
现在在照顾孩子过程之中,很多父母忽视了孩子本身营养的吸收,只一股脑的给孩子补充营养。而一旦孩子无法消化,就会累积在身体内部造成脂肪堆积。
过度肥胖只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问题,家长可别沾沾自喜以为是好事。
◎孩子身体疾病明显
对于那些肥胖的孩子来说,他们在跑步运动过程之中,可能相比于较瘦的人来说非常吃力,主要因为在呼吸过程之中,受到的阻碍较多。
除此之外,那些肥胖症的人群出现糖尿病的情况也会比较多,这是我们都不可忽视的。
◎交友问题
虽然我们没有明确的交友界限,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见到比较胖的人,大家还是会异常地不满紧张。
如果这些孩子身上还存在一些坏习惯,比如不讲卫生等,所造成的影响可能更加明显。这样的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相处之时,他们就有可能被孤立,这是一辈子的影响。
◎孩子的身体发育
让孩子朝横向发展,那么他们的竖向发展就会比较吃力。也就是说,孩子看似长得胖、长得快,但却长不高。
对于女孩子来说,或许长大之后慢慢的运动就会有一定的改善,但是对于男孩子,这种矮个子的状态对他们并不利,对以后找对象,找工作影响也很大。
02
孩子出现肥胖症状,父母该如何纠正?
相信任何父母发现自家孩子越来越胖之后,也会异常地担忧害怕。只是我们也应该明白,检查的必要性。通过一些医学的分析,了解清楚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肥胖的症状?
除此之外,慢慢地进行饮食控制,相信也能得到好的结局。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肥胖症状呢?
任何人的身体发育都是有一定的规律,孩子出生之后,大都在5-8斤左右的状态.
只是在后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才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我们也可以发现那些身材均衡的孩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吸收的营养一定是非常均衡的。
不像有一部分宝妈常常给孩子吃一些营养成分较高的食物,导致孩子出现消化不良,让脂肪堆积在孩子身体里。所以,家长平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孩子的饮食。
当然,如果喜欢吃,想要长不胖也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运动。可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父母考虑到孩子本身的脆弱性,不愿意让孩子自己下地、自己外出。
长时间如此,孩子蜗居在一个小房子里面也没有运动的欲望。处于这样的状况,自然而然会越长越胖。
03
想改变孩子肥胖的症状,一定要坚持做好这3点
1)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现在电子网络的发展,很多孩子晚上熬夜也要看电视、看手机。殊不知,就是因为这样的行为导致身体内部生长激素不被分泌。
除此之外,也会导致身体内部器官没有进行一定的修复。晚上熬夜也会致使身体内部的毒素累积。
经过一些研究,我们也可以发现长时间熬夜的人,肥胖症出现的比例更高。所以避免孩子肥胖,我们也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2)营养均衡很重要
饮食是孩子营养的来源,那么避免脂肪存储,一定要避免一些油炸食物、辛辣刺激食物、膨化食物。
特别是现在有一部分老人比较爱孩子,去看望孩子之时常常给购买一些垃圾食品。
殊不知,这种垃圾食品只会导致身体内部脂肪堆积。所以想要让孩子长不胖,保持身材均衡,我们也要在日常生活中都给孩子吃一些水果蔬菜。
水果蔬菜之中含有的维生素可以补充孩子身体内部所需的微量元素,同时避免脂肪过度堆积。如果孩子喜欢吃炸鸡之类的膨化油炸食品,父母一定要纠正。
3)多多运动没坏处
为什么人胖了之后教练会建议我们运动减肥呢?主要原因它对于身体的伤害会较小一些。
所以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孩子也呈现出肥胖症的状态,就应该让他们多多运动,天气比较冷的话可以在家里面运动。
运动过程之中,身体骨骼也在不断地发育,对于他们的长高也有一定的帮助。除此之外,人也会显得比较精神,身体抵抗力,免疫力更强一些。父母何乐而不为呢?
04
写在最后
孩子肥胖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简单,一旦我们发现孩子有肥胖症的倾向,带孩子去进行一定的检查,避免身体内部所含有的一些激素对于他们影响较大。
除此之外,改变生活习惯很关键。上面说到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等,希望宝妈们也注意。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菁妈
周周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出生的时候他的妈妈想过要母乳喂养,但是因为妈妈母乳不太够,再加上妈妈工作比较忙,后来就混合喂养,平时主要是奶奶在带孩子。#暑期创作大赛#
奶奶经历过非常艰苦的年代,当时他们吃不饱穿不暖,所以现在有了孩子之后就希望孩子吃多点,喝多点,让孩子长得胖一点,奶奶觉得孩子胖说明健康,孩子胖说明孩子更聪明,一直想办法喂孩子吃多一些,孩子喜欢吃什么就拼命的给孩子塞。
结果周周从小都是属于相对比较胖的孩子,到了吃辅食之后,体重更是像坐直升机一样上升,孩子一岁的时候已经有35斤,手上的肉都是一节一节的,像米其林一样,肚子上的肉也有三圈。
刚好带着孩子去做儿童保健的时候,医生测量发现孩子体重35斤,身高78厘米,身高只是中等的水平,但是体重已经是属于肥胖了,医生提醒奶奶:不要给孩子吃太多了。
儿保医生就提到,孩子现在肥胖长的是脂肪细胞的个数,很容易导致孩子成年之后也是肥胖的状态,而且孩子肥胖对孩子身体的危害是极大的。
危害一:肥胖会影响到孩子的大动作发育
孩子一岁的时候身子轻盈一些,那么他学走路会学得更快一些,但是肥胖的孩子就会加重膝盖的压力,导致孩子走一步都气喘吁吁的,会影响到孩子学走路的兴趣,和增加孩子学走路的难度,会影响到孩子大动作的发育。
和孩子不想走路,那就越来越胖,就会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
危害二:肥胖会影响孩子的睡眠
我们会发现孩子在肥胖的时候会导致他睡觉打呼噜,而孩子睡觉打呼噜很容易出现呼吸暂停,会影响孩子的深层睡眠。
而孩子的深层睡眠不足的话,生长激素分泌也不足,直接会影响孩子的长高,直接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
危害三:导致孩子免疫力下降
身体肥胖的时候,孩子运动量不足,孩子的营养是不均衡的,孩子的免疫力也会下降,导致孩子容易生病,所以孩子肥胖对孩子身体的负面影响是极大的。
孩子一岁就35斤,那也是说明孩子喂养方面出现了问题。
★妈妈在孕期的时候就要控制体重,要预防妊娠期糖尿病
在怀孕的时候妈妈要多吃粗粮,多吃蔬菜,粗粮和蔬菜能增加我们的饱腹感,避免我们摄入更多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控制身体血糖的水平,避免妊娠期糖尿病。
妈妈一旦出现妊娠期糖尿病,那么孩子出成为巨大儿的概率就会变高,所以我们在怀孕的时候就要开始控制体重控制血糖。
★出生之后尽快的母乳喂养
孩子在喝母乳的时候他需要使尽浑身的吃奶力,我们会发现孩子在喝母乳的时候就容易满头大汗,但是孩子在喝奶粉的时候没那么容易出汗,出的汗也没那么多。
因为孩子在喝母乳的时候,他要使尽更大的力气,而且孩子在喝母乳的时候因为要用力,所以他吃饱他就不会再吃了,母乳中含有保护因子会让孩子在吃够之后就不愿意再吃了。
但奶粉不一样,他在喝的时候不用费太多的力气,而且奶粉的口感还会迎合孩子的口味,有些孩子会觉得奶粉会更好喝,所以很多孩子喝奶粉容易喝撑。
再加上奶粉中的脂肪含量,糖的含量要稍微高一些,如果孩子喝的多,再加上消化好的话,就容易会变得更胖一些。
★科学的给孩子添加辅食
科学给孩子添加辅食就是以奶为主,不要过早的给孩子加太多量的辅食;科学的给孩子添加辅食,就是要给孩子吃肉吃菜,而不是单单的给孩子吃米粉;科学的给孩子添加辅食,就是要观察孩子能吃多少的量,而不是一味的去喂孩子,一味地希望孩子多吃一些。
孩子一旦肥胖就会影响到身心的健康成长,所以家长一定要及早的预防和避免。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