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腋臭的喷雾是什么原理(腋臭用喷雾药可以根治吗)
28
2025-04-03
【来源:广东卫生信息】
夏肥还没减完
你就开始“贴秋膘”了?
贴秋膘
是希望通过增加饮食来储备能量
迎接即将到来的寒冬
然而
你会不会只是局部“贴膘”?
尤其肉长在是肚子上
不仅影响美观
还有健康风险
01
什么是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顾名思义,是指腹部脂肪堆积过多导致的肥胖。根据脂肪分布的不同,
腹型肥胖可分为几种类型:
1. 上腹凸起:这通常与内脏脂肪过多有关,常见于暴饮暴食、过量摄入高热量食物的人群。内脏脂肪不仅影响外观,更重要的是它会释放炎性物质,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2. 下腹凸起:这多是由于脂肪积累过多,加上便秘和运动不足导致的。下腹肥胖者往往肠道功能不佳,需要改善饮食习惯和增加运动来调理。
3. 腰侧赘肉:常见于产后女性,由于肚皮松弛,腹直肌分离,导致两侧肌肉下垂。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体型,还可能影响腰部力量和核心稳定性。
4. 整体凸起:这通常意味着体重超标,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均过多。全身性的肥胖需要全面的饮食控制和运动计划来改善。
02
如何判断腹型肥胖?
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腹型肥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简单的方法:
测腰围: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即为腹型肥胖。
测腰臀比:男性腰臀比≥0.9,女性≥0.85,提示中心性肥胖。
看身形:苹果型身材(肚子大、四肢瘦)是典型的腹型肥胖,而梨型身材(下半身胖、上半身瘦)则相对安全。
03
腹型肥胖的危害
腹型肥胖不仅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不容小觑:
心血管疾病:腹型肥胖与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糖尿病:腹部脂肪堆积过多会干扰胰岛素的正常功能,导致血糖不稳定,增加糖尿病风险。
脂肪肝:过多的腹部脂肪会堆积在肝脏周围,导致脂肪肝,影响肝脏功能。
高脂血症:腹部脂肪比其他部位的脂肪更活跃,更容易进入血液系统,引发高脂血症。
内分泌失调:对女性而言,腹部脂肪堆积会导致雌激素水平升高,增加子宫肌瘤、乳腺癌等妇科疾病的风险。
癌症:研究表明,腹型肥胖与多种癌症的发病率呈正相关,包括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等。
04
如何消除腹型肥胖?
面对腹型肥胖,科学的方法是关键:
控制饮食: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建议摄入高纤维、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食物。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比例,减少油炸和高糖食品的摄入。
适量运动: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车等有助于燃烧全身脂肪,而针对腹部的力量训练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则能增强腹部肌肉,改善腹部线条。同时,定期按摩腹部,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脂肪分解。
改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压力,避免长时间久坐。工作间隙可以适当起身活动,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
专业指导:对于严重腹型肥胖者,建议在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减重,避免盲目节食或过度运动带来的健康风险。
贴秋膘虽好
但应以健康为前提哦!
编辑:温嘉林 程焕映
责编:陈广泰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我们口中常说的"将军肚""游泳圈"其实就是腹型肥胖,腹型肥胖又称为内脏型肥胖、中心性肥胖,过多的脂肪不仅堆积在皮下,更重要的是堆积在内脏,内脏脂肪堆积的腹型肥胖危害很大。
"内脏肥胖"的另一典型症状是脂肪肝,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具有低龄化发病趋势。据统计,每年节日前后是发病高峰。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内脏脂肪游离入门静脉,会直接对肝脏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脂类代谢异常。
另一方面,许多人节前节后忙于应酬,吃多了又少动,能量消耗少,增加的全部营养物质就跑到肝脏内储存起来,成了"大仓库",脂肪肝当然发生。
除此之外,腹型肥胖还会诱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代谢类疾病,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根据美国CDC的最新报告显示,腹型肥胖是脑膜瘤、多发性骨髓瘤、食管腺癌、甲状腺癌、绝经后乳腺癌、胆囊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肾癌、卵巢癌、子宫癌和结肠直肠癌的重要风险因素。
研究表明,腰围每增加11厘米和肥胖相关的十种癌症(比如肾癌肝癌)增加 13%,大肠癌的风险增加22%。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腹型肥胖?腰围/臀围判断腹型肥胖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以腰围男性≥102cm,女性≥88 cm。
或腰围/臀围:男性>1.0,女性>0.9时为内脏型肥胖,即腹型肥胖。
当你站立时,量腰围和臀围的尺寸,臀围以臀部最大处为准,然后用腰围尺寸除以臀围尺寸,得出腰臀比。
如果某人的腰围是79厘米,臀围是92厘米,那他的腰臀比便是0.86。男子腰臀比的上限是0.85至0.9,女子为0.75至0.8,超过这个范围就可以定义为腹型肥胖。
测量腰、臀围的方法如下:测量工具为无弹性卷尺,穿薄形的紧身衣裤进行测量。测量时,卷尺紧紧地贴在皮肤上,但不能陷入皮肤,测量数据应精确到毫米。
测量腰围时,把卷尺放置于肚脐水平处,在呼气结束时测量;测量臀围时,把卷尺放在臀部的最大周长处。完成测量后,用腰围数据除以臀围数据,得出腰臀围比例,用以评定腰臀围比例等级。
测量的原理过多的腹部脂肪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是直接相关的。
腹部有大量脂肪堆积的人腰臀围比例高,他们比腰臀围比例低的人更容易患代谢综合征,引发心血管病的危险。男人容易长腰腹,女人容易长臀部,这是个常见的生理现象。
当男人的腰围增加到2尺8寸,即93公分以上,女人的腰围长到2尺4寸,即80公分以上时,就要意识到腰腹部脂肪过于肥厚,使身体的负担加重,对心脏的压力增大,是个临界信号,要引起重视。
人是动物,必须要锻炼,有氧运动是对人体最受益,像游泳、慢跑运动对于减掉内脏脂肪效果显著。
据调查快步走可以提升体内脂肪的激素含量,所消耗掉的内脏脂肪比慢走要多47%。每次运动至少要45分钟。
平时可多食用膳食纤维。因为膳食纤维,具有吸水作用,吸水后体积增大,从而产生饱腹感而减少能量摄入。摄入的热能减少,在肠道内营养的消化吸收也下降,最终使体内脂肪消耗而起减肥作用。
杜绝暴饮暴食、偏食肉类、贪食甜点、长期大量饮酒抽烟,以此减少脂肪的摄入,避免脂肪在内脏的堆积。
3、呼吸人体存在3种呼吸方式: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混合式呼吸。
腹式呼吸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心、肺细胞的功能,增大肺活量,加强心脏功能,还对消除腹部脂肪、排除腹部废物,改善腹部血液循环,促进腹部及盆腔脏器的生命活动等皆有重要意义。
关注@妙手医生随时问医
更多阅读
你哪个部位胖?请对号入座
减肥请注意!体重指数多少算肥胖?全新BVI已推出,2个月高效瘦身
导致肥胖的真凶:肠胃中脂肪酶,减肥从源头抓起
楚天都市报11月20日讯(记者 刘迅 通讯员 刘姗姗)很多看自己胖不胖,除了体重就是体质指数(BMI)。本月初,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发布了一份全国“粗腰地图”,我国成人腹型肥胖的患病率达29.1%,原来“粗腰”比全身肥胖更危险,它“隐藏”更深,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更大,是引起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代谢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专家呼吁,吃动平衡是最好的减肥方法,除了全身减脂,时刻管住自己的腰臀比。
男子腰腹过胖惹出一身病
45岁的刘先生家住后湖,是一名销售经理,平日因为工作免不了喝酒应酬。上月参加同学聚会,大家都惊讶他的变化,当年上大学时他还是“瘦猴子”,1米73的个子,体重不到110斤,现在人到中年,啤酒肚跟着隆起,饭桌上大家开玩笑说:“刘先生的肚子孕妇还要圆。”
家人听说后,也劝其多运动减肥,因为腰围的原因,他裤子的尺码都到了XXL。可刘先生却并不为然,反倒说:“人到中年发福是正常的,我能睡能睡,身体好得很,不用太在意。”说完,刘先生每天还是照样吃喝应酬。
这几天,刘先生经常感觉头晕严重,早上爬不起来。无奈之下,他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就诊。检查发现,他的空腹血糖高达8.5摩尔/升,血压也明显偏高。医生综合评估后,最后诊断其为2型糖尿病,还有高尿酸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高血压病。
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张红梅看了看他的“将军肚”,建议测量一个腰臀比,果然数据换算,数值达到1.1,已超过正常范围。也就是说,刘先生是典型的腹型肥胖者。他一脸惊讶,“我不就是肚子大了一点么,可整体看和胖子不沾边啊。”
张红梅耐心解释,虽然刘先生四肢不胖,但他的脂肪主要积蓄在腹腔和内脏,也被称为中心型肥胖,正是这个原因,才导致身体代谢异常,出现糖尿病等“四高”。如果再不改变生活方式,未来发生心脏病、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很大。刘先生吓得立马表示要减肥。
女生怀孕前被医生勒令先减肥
和刘先生一样有体重困惑的,还有32岁的李女士。她说,自己在家一家外企工作,今年初接了一个重要项目,为了出色完成,她凡事亲力亲为,带着团队每天“白加黑”连轴转,一到深夜就会买夜宵,压力大时就会叫外卖送奶茶,有时一连喝两杯。平时,为了工作需要,还得经常出去应酬。
直到上月任务完成,李女士去商场购物犒劳一下,试衣服时惊讶发现自己腰围粗了一大圈,以前上身还很宽松的中码都显得臃肿,尤其是肚子一圈尤为明显。后来单位的体检报告出来,结果令李女士崩溃,结果显示她血压高达170/90毫米汞柱,血糖也在偏高,此外还有中度脂肪肝。
“以前我从没这些问题,怎么短短一年时间,身体连连报警。”李女士说,她和丈夫商量今年年底开始备孕要个宝宝,她担心这样的身体还是否能怀。上周,她和老公来到武汉市汉阳医院妇科咨询,没想到被专家要求先减肥、再怀孕。
该院妇产科主任余桂梅教授看了其体检报告,并测量了其腰臀比,达到1.0,对于女性来说属于超标,是典型的“腹型肥胖”,加上其血压、血糖居高不下,余桂梅建议至少减掉内脏多余脂肪,稳定血压后再怀孕。
“如果这么贸然怀孕,生育风险会大大增加。”余桂梅教授说,虽然李女士BMI数值在正常范围,但明显是中心性肥胖,这样提醒的女性怀孕,很容易导致妊娠上和医疗上的并发症,比如妊娠性糖尿病、高血压、子痫前症、静脉血管栓塞症、静脉炎、贫血、肾炎等,后果不敢设想。
腰粗与冠心病、糖尿病相关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等研究发现,我国成人腹型肥胖的患病率达29.1%,其中男性为28.6%,女性为29.6%。这相当于我国有2.778亿人腹型肥胖。肥胖问题已不仅仅是个健康问题,也不仅仅是超重或肥胖者个人的问题,而是重大的社会问题。
楚天都市报记者查看数据发现,湖北腹型肥胖患病率在全国排名相对靠后,但多家大医院体检中心、内分泌科专家表示,从接诊的情况来看,腹型肥胖占比越来越高,且几乎都患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疾病。令人担忧的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腹型肥胖的危害。
“很多人看自己胖不胖,一看体重,二看体质指数(BMI),但很多人忽略了腰臀比。”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张红梅说,BMI指数(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的平方)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成年人体重是否正常,当BMI指数为在24-28之间超重,超过28就属于肥胖了。但判断一个人胖瘦,仅靠测量体重是不够的,体重、BMI指数皆无法准确评估腹型肥胖。研究发现,即使在BMI在18.5-24的正常范围内,也有约2成的人有腹型肥胖。
张红梅打了个形象的比喻,腹型肥胖的人腰围过粗,常超过臀围,从外观上来看很像“苹果”,也被形象地称作苹果型身材。如果一个人的体重在正常范围,但腰围超过正常范围,如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5厘米,就属腹型肥胖了。还有一个就是腰臀比,也是判断中心性肥胖(腹型肥胖)的重要指标。男性数值大于0.9,女性数值大于0.85,也属于腹型肥胖。
“身体各个部位的肥胖中,肚腹部的‘肉’是最危险的。”武汉市汉阳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小芳说,这类人群往往内脏脂肪比较多,脂肪分解后产生过多游离脂肪酸,导致胰岛素抵抗,所以说腹型肥胖比全身肥胖危害更大,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其后,过多的脂肪沉积在内脏时,会对肝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另外,脂肪异位沉积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脂肪肝、中风等疾病的风险。
吃动平衡是最好的减肥方法
为何“苹果型”身材越来越多?武汉市中心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许淑芳表示,这与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缺乏运动有很大关系,长时间久坐更容易导致腰围增加。控制体重,减少脂肪在体内储存,吃动平衡是最好的减肥方法。
据了解,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人口的肥胖率就以每十年增长1.5-2倍的趋势迅速增长,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相关疾病带来的负担和损失将是巨大的。目前不,我国正在实施“健康中国2030”的大战略,其中就有与控制肥胖相关的合理膳食行动和全民健身行动。
“管住自己的嘴巴很重要,不吃高糖、油腻食物。”许淑芳介绍,每天保证一些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瘦肉、鱼、虾、蛋、奶和豆制品的摄入,多摄入高膳食纤维、低脂肪食物,天天吃蔬菜水果。注意三餐均衡分配,避免暴饮暴食,特别是晚上不要吃得过晚过饱。
更重要是通过合理的运动来消耗能量、减少脂肪囤积,每天坚持做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快走、游泳等,较为肥胖的人,一开始运动不适宜太剧烈,要循序渐进。协和医院运动专家介绍,减脂是全身性的,不会只减腰围,在将BMI维持在18.5-23.9区间的基础上,加适当的腹部运动可起到收腹塑形效果。
此外,腹部肥胖的人群,平时避免久坐不动,可以针对腹部进行体育锻炼比如平板支撑、仰卧起坐等,以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专家建议,减肥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不要盲目节食减肥,也不要相信各种网红减肥产品,可能导致身体损伤,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