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者也会(肥胖者容易得癌症吗)

环球网 0 2025-02-03

文章目录:

日本学者:肥胖会增加患上肝癌和大肠癌的风险

来源:人民网-日本频道

人民网东京12月2日电 据《读卖新闻》报道,日本德岛大学大学院医齿药学研究部助教渡边毅日前发布研究结果称,肥胖和代谢异常会增加日本人的患癌风险。这项研究利用了以日本人为对象实施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研究结果显示,从癌症类型来看,肥胖的人患上肝癌和大肠癌的风险更高。即使体重处于正常范围内,若存在高血糖等代谢异常的人,罹患胰腺癌的风险也会增加。

渡边毅通过分析从德岛大学及全国多所大学和癌症中心收集的约5.3万名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得知,肥胖之人患肝癌的风险提高139%,患大肠癌的风险提高41%。此外,若存在高血糖、血脂异常或高血压等其中一种或多种情况,即定义为代谢异常,患癌症的风险都会提高15%。

而在女性当中,肥胖可使患乳腺癌风险提高45%,若同时有代谢异常,会进一步上升至63%,而患子宫癌的风险也会提高95%。另外,即使是体重处在正常范围内的男性和女性,若存在代谢异常,患胰腺癌的风险会提高60%。

在德岛大学举行的记者会上,渡边毅表示:“过去在欧洲,人们一直认为肥胖者的癌症发病率较低。但通过这一次的研究发现,肥胖对日本人的影响非常大。”同时他也呼吁大家,积极去了解自己容易罹患的癌症类型,并通过改善饮食、锻炼身体等方式进行有效预防。(编译:蒋晓辰 校对:陈建军)

肥胖也会危害健康,容易引起这5种问题,别胖过这个界限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早晨起床,对着镜子叹气:“怎么又胖了?”
上楼梯,气喘吁吁,心里自嘲:“我真的不行了。”
或者每次去体检,总有医生提醒你:“要控制体重了。”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扎心?但别急着转头离开,因为今天我们要聊的,不是让你变成某种“完美身材”。而是提醒你:胖到一定程度,不仅是身材的问题,更是健康的隐患。

很多人认为,胖一点无所谓,只要不影响生活就行。但真相是,肥胖就像埋在身体里的“定时炸弹”,它可能悄悄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不会“自愈”。今天,我就和你聊聊肥胖可能带来的5种健康危害,看看你的身体是否已经亮起了红灯。

1. 高血压:身体的“压力锅”,随时可能爆炸

肥胖和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对“难兄难弟”。根据研究,肥胖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2到3倍。这是为什么呢?

想象一下: 你的血管就像一条高速公路,而脂肪就像路上的车流。越胖的人,血管内的脂肪和杂质越多,血液流动的阻力也就越大。为了维持正常的血液供应,心脏不得不加大“泵血”力度,血管也被迫承受更高的压力。时间一长,血管弹性下降,甚至可能破裂。

危险在哪里? 高血压本身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它是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始作俑者”。你永远不知道这颗“炸弹”会在哪一天引爆。

2. 糖尿病:甜蜜的负担,变成沉重的枷锁

提到糖尿病,你可能会联想到“吃太多糖”,但实际上,肥胖才是2型糖尿病的最大风险因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约90%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肥胖有关。

原因很简单:肥胖会导致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也就是所谓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的作用是“打开细胞的门”,让血糖进入细胞被利用。但当脂肪过多时,细胞的“门锁”会出现故障,血糖只能堆积在血液中,最终引发糖尿病。

糖尿病不仅仅是“血糖高”这么简单。它可能让你失明、肾衰竭,甚至截肢。听起来很可怕?那就从今天开始,和多余的脂肪说再见吧。

3. 心脏病:你的心脏在“负重跑马拉松”

肥胖的人,心脏就像一位每天背着沙袋跑步的选手,迟早会累垮。脂肪不仅堆积在体表,还会“悄悄”堆积在内脏周围,尤其是心脏。脂肪压迫心脏,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脏缺血、缺氧,最终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等严重问题。

一则真实数据: 据美国心脏协会统计,肥胖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正常体重者高出64%。而每减掉5%的体重,这个风险就会下降10%以上

心脏病的发作,往往是突然的、致命的。所以,别让你的心脏继续“负重前行”了。

4. 脂肪肝:肝脏的“垃圾场”,迟早会罢工

很多人以为脂肪肝只有喝酒才会得,但其实,肥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原因之一。肝脏是身体的“化工厂”,负责处理脂肪、代谢毒素。但当脂肪过多时,肝脏就像一个被垃圾塞满的仓库,处理能力大大下降。

脂肪肝早期可能没有症状,但如果不加控制,可能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好消息是: 脂肪肝是可逆的。只要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减重,肝脏的“垃圾场”就能逐渐清空。

5. 睡眠呼吸暂停:晚上睡得香,但命悬一线

胖到一定程度,肥胖者的脖子和上呼吸道会堆积大量脂肪,这会导致呼吸道变窄,甚至在睡眠中发生塌陷,阻断呼吸。这种现象叫做“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危险却常被忽视的肥胖并发症。

你知道吗? 睡眠呼吸暂停不仅会让你白天疲惫、记忆力下降,还会增加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更可怕的是,这种疾病可能在睡梦中“偷走”你的生命。

如果你睡觉时打鼾很严重,甚至有憋气的现象,别犹豫,赶紧去医院做检查。

肥胖的界限:BMI超过多少,你的身体就不“友好”了?

可能有人会问,我到底算不算肥胖?一个简单的指标可以帮你判断:BMI(身体质量指数),计算公式是:体重(kg)÷ 身高²(m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 BMI 18.5-24.9:正常范围
  • BMI ≥25:超重
  • BMI ≥30:肥胖

当然,BMI只是一个参考,腰围、体脂率等指标也很重要。男性腰围超过90cm、女性腰围超过85cm,就要警惕腹型肥胖的风险了。

结尾:改变,从今天开始

说了这么多,不是为了让你焦虑,而是希望你明白:肥胖并不是“无害的”。它是健康的敌人,是许多慢性病的“催化剂”。

但好消息是:肥胖是可控的。
减肥不需要一天瘦十斤,也不需要严格到“断糖断油”。健康的减重,是一个长期过程。每天少吃几口高热量的食物,多走几步路,都是在为未来的自己投资。

最后,问你一个问题:你愿意从今天开始,为自己的健康减掉一点负担吗?

参考文献

世界卫生组织(WHO):肥胖与健康风险研究报告

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血管疾病与肥胖的关联

《柳叶刀》:全球肥胖与慢性病的相关性分析

中华医学会:《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2版)》

中国疾控中心(CDC):非酒精性脂肪肝流行病学报告

胖过一次,就会有无数次?原来肥胖有“记忆”,一旦胖过身体就记住了

据健康时报,许多人都有过减肥的经历,但你有没有发现,尽管减肥期间体重下降显著,但过不了多长时间体重就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水平,人也随之胖了回去了!

大多数减肥的人往往都以“体重反弹”而告终。虽然短时间内可以坚持少吃多动,但难以长久维持。然而,这可能并非由于你缺乏自律。近日研究发现,一旦你长胖过,身体似乎就“记住”了!

健康时报图

一旦胖过,身体就记住了?

2024年11月,《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科学家分析了一批成功减重人的脂肪组织,发现曾经肥胖带来的细胞变化竟然在成功减重2年后仍然存在。这些“胖过”的脂肪细胞会吸收更多的糖和脂肪,一旦再吃了高糖高脂的食物,就会以更快的速度“复胖”!

研究截图难道身体真会“记住”肥胖?胖过一次,就会有无数次?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进行了验证。研究人员先给小鼠喂食高脂饮食一段时间,让它们长胖,然后再改为低脂食物,让小鼠在4-8周内减重到正常体重。

通过检测发现: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葡萄糖耐量、空腹血糖、高胰岛素血症、瘦素水平等多个指标在减重后都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不过,重点来了:

1. 与人类组织的检测结果一致的是,小鼠的附睾脂肪细胞中,由于肥胖导致的差异表达基因在减重后仍持续存在,说明减重后脂肪组织的潜在功能障碍仍存在。

2. 当再给胖过的小鼠再次喂食高糖、高脂饮食后,发现它们“复胖”会更快!

所以,身体对肥胖也是有“记忆”的!

研究者还不能确定这种肥胖记忆能够持续多久,或许有一个时间段,或许会一直持续。

张涛 摄

协和营养科医生的3个减肥法,

血糖、血脂都在变好

为什么很多人减肥都会反弹?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2019年曾发文表示,盲目节食、疯狂运动等,这些方法减去的并不是脂肪,而是宝贵的肌肉和水分。

过一段时间懈怠了,“体重”又会反弹,甚至以成倍的速度增长。这就是医生常说的“溜溜球效应”,体重下降10斤,又涨回20斤!②

陈伟医生给大家推荐的3个医院里常用的科学减肥方法,不易反弹,而且一般人都适用!③

方法一:“5 2”轻断食方法

一周7天,其中5天正常吃饭,非连续的2天少吃进行轻断食。

注意,这个轻断食可不是什么都不吃,而是限制食物的摄入量,四大类营养素中微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都要按比例摄入。

非断食日适当控制热量摄入,女性推荐总热量为1200-1500千卡/天,男性为1500-1800千卡/天,非断食日根据比例自行搭配调整。

这样的间歇性科学轻断食不仅不会有害健康,还可以“重启”身体的部分功能,有益身体健康,平均一个月减5斤左右。

健康时报制图

方法二:限能量平衡营养饮食

每日摄入的总能量减少1/3或减少300-500千卡。把平常吃的各种食物如一日三餐的主食、肉蛋菜奶,以及加餐的水果、酸奶等都均匀地减量1/4,长期坚持下来就是很好的“减肥餐”。

这样减重的优点是营养平衡,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都可以均匀摄入,而且操作简单,便于长期执行。缺点是减重速度不够快,需要长期坚持,平均一个月减2-4斤。

健康时报 毛圆圆 摄

方法三:低碳水高蛋白质饮食

用高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蛋白、低脂奶制品等天然食物,或者蛋白粉、营养代餐等营养品来代替一天中的一餐到一餐半,以达到限制摄入的总能量、快速减重的目的。

这种减重速度较快,连续3-4个月可减15-20公斤,临床中有短平快减重需求的人群一般选择这种方法,但其并不符合我们的日常饮食习惯。

以上这些方法都是医生们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众多减肥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综合大众减肥的实际数据,再结合国人体质精选出的方法。

陈伟医生据门诊数据统计,用这3种方法,超重或肥胖者第一个月就能减重1-5公斤,在达到自己的适宜体重前,可连续3个月至半年每个月都减掉同样的重量,后续只要继续坚持就能不反弹。因为是通过调节食物搭配调控体重,所以安全度很高,适用于绝大部分有减肥需求的人。

本文综合自:

①Hinte, L.C., Castellano-Castillo, D., Ghosh, A. et al. Adipose tissue retains an epigenetic memory of obesity after weight loss. Nature (2024).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8165-7

②2019-10-27好大夫在线“陈伟”《减肥失败,一定是你采用了错误的减肥方法》

③2020-12-18北京晚报《北京协和医院分享减重秘籍,进来抄食谱!》

健康时报综合

上一篇: 肥胖毁一切(肥胖毁掉一个女人)
下一篇: 瘦了还是有肥胖纹(瘦了还是有肥胖怎么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