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有腋臭(乳头有狐臭是什么回事?)
45
2025-07-04
天气逐渐变热
大家的着装也愈发清凉
不少人掏出了吊带
“腋下管理”就逐渐提上了日程
尤其是对于女孩子来说
谁不想腋下光滑干净
可以尽情穿无袖连衣裙和小吊带呢
不过,近年来有传言说
频繁刮腋毛会导致狐臭
这也太尴尬了吧
让不少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这是真的吗
那腋毛还能刮吗
又该如何做到安全卫生地脱毛呢
刮腋毛会带来狐臭?
夏天到了,有部分小伙伴面临两难的问题:
不刮腋毛,有时会觉得尴尬;
刮了腋毛,好像腋下会更容易出现异味,甚至认为是狐臭。
腋毛是否让人尴尬,主要看每个人的态度和接受度,我们无法做出定论。至于,刮腋毛会不会带来狐臭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确定:不会。狐臭多半是天生的,刮腋毛这个动作,并不会导致狐臭的发生。
“把毛刮了,自己好像有点臭”。
很多人觉得,自己做完腋下管理后,腋窝出现了一些异味,甚至有点臭,但这种臭,并不是狐臭,更多的时候是汗臭。
我们大部分体表都有小汗腺,它们数目众多,分泌大量的汗水,这种汗水没有臭味,但当细菌降解被汗水软化的角蛋白时,就会出现我们说的汗臭味。
当腋毛存在时,它们可以帮助汗液及时排出和蒸发,从而保持腋下区域相对干燥。然而,当腋毛去除后,腋下会比之前更加潮湿,而潮湿的环境则为细菌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所以腋下的异味也会更重,也就是“把毛刮了,自己好像有点臭”。
腋下出汗多,有异味,不代表有狐臭。
人类身体上有两种汗腺:小汗腺和大汗腺。
小汗腺分布在人全身大部分皮肤内,直接与皮肤外表面联通,通过散发汗液来调节体温。
大汗腺主要分布在人体腋下、胯下等毛囊密集的部位,会分泌出一种较为黏稠的乳状分泌物。
汗液从汗腺分泌出来时通常没有气味,普通的腋下异味其实是微生物分解汗腺分泌物时产生的气味,由小汗腺分泌的汗液和皮肤表面的细菌相互作用形成。
而狐臭主要是由大汗腺分泌的物质在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产生的。大汗腺分泌的汗液除了水还含有一些脂质,细菌降解这些脂质形成有臭味的脂肪酸或其他化合物,浓度过高就成了狐臭。
传言“频繁刮腋毛会导致狐臭”是假的。
汗液通过毛囊口排出,不是通过毛发排出,因此,刮除皮肤表面的毛发并不会影响到毛囊口,也就是说,不管刮不刮腋毛,都不影响汗腺的功能,刮腋毛不会影响排汗量,也不会让细菌增多。
如果有腋毛,反而可能会影响汗液的分布和蒸发,为微生物提供了更大的附着面积,为它们的分解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从而间接加重了异味。并且,医学界对改善腋臭或者普通汗臭的措施中,还有除腋毛的建议。
越刮越粗是错觉。
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错觉,是因为毛发通常根部粗顶部细,刮毛后刚长出的短小硬茬,让我们感觉毛发变粗了,等毛发完全长出来以后,细小的顶部又回来了,和原来是一样的。
腋毛到底怎么刮?
说了这么多,既然刮腋毛不会带来狐臭,也不会越刮越粗,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腋毛可以随便刮?
腋毛并非“无用之毛”!
腋毛可以缓冲皮肤间的摩擦,避免红肿、脱皮,可以阻挡外界细菌侵入,降低感染风险,还能调节体温,促进汗液蒸发。此外,对淋巴结也有保护作用,腋窝淋巴结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腋毛可减少外界的刺激。
执着于刮毛?这样刮才稳妥:
做好保护(软化毛发,涂抹沐浴液,防止利器割伤皮肤)→顺着生长方向刮(防止刀片划伤皮肤)→及时更换刀片,不与他人共用(反复使用的刮毛刀是细菌滋生的温床,一定要经常清洁;刮毛刀不与他人共享,杜绝细菌交叉感染)
转自: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来源: 蝌蚪五线谱
►
本文1744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一到夏天,电梯里、公交车上、健身房中,狐臭像“隐形炸弹”一样让人避之不及。但你可能不知道,中国有超过1000万人被狐臭困扰,这个数字还在逐年上升。
狐臭的背后,不只是遗传这么简单,还有许多生活习惯在“推波助澜”。这篇文章,我们就来揭开狐臭的形成机制,找出那些你身边“看不见的帮凶”。
你也许会好奇:狐臭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是不是非得动手术?生活中哪些东西在悄悄加重它?别急,接下来我们一个个说清楚。狐臭的医学名称叫腋臭(Bromhidrosis),是身体散发出特殊刺鼻气味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在腋下。
它的根源,不是“卫生不干净”,而是大汗腺(顶泌汗腺)分泌的蛋白质和脂质,被皮肤表面的细菌分解后产生的气味。这些气味成分中,3-甲基-2-己烯酸和3-羟基-3-甲基己酸被认为是主要元凶,研究已经在狐臭患者的汗液中检测出显著升高的浓度。
但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些人气味重,有些人却几乎没有?答案其实很简单:大汗腺的发育程度不同。这主要受遗传控制。研究显示,如果父母双方都有狐臭,子女发病率高达80%以上,父母一方携带基因也有约50%的几率遗传。
但遗传只是“底牌”,真正让气味越发浓烈的,是生活中那些看似无害的“小习惯”。我们总结出五大“帮凶”。
第一样:高脂高蛋白饮食。别以为吃点肉没什么,实际上,摄入大量动物蛋白、油脂,会增加汗液中脂类和蛋白质的含量,这些恰是细菌最爱的“营养餐”。
一项发表于《中华皮肤科杂志》的研究指出,高蛋白饮食能显著增强腋臭强度,而素食者的症状较轻,甚至部分人在改变饮食结构后出现明显改善。
第二样:紧身衣物,尤其是化纤材质。紧身不透气的衣物会加快腋下温度和湿度升高,为细菌提供了“温床”。尤其是聚酯纤维、尼龙等化纤材料,不仅不吸汗,还容易积汗发酵,气味更持久。相反,棉质、亚麻的衣物更透气,能有效减少细菌滋生。
第三样:不规律作息,压力大。长期熬夜、精神紧张,会刺激交感神经,使大汗腺分泌更活跃,汗液分泌量增加。此外,皮肤微生态失衡也会让有害菌占据优势,进一步加剧狐臭。临床中我们常见,长期焦虑抑郁的患者,气味明显重于普通患者。
第四样:频繁使用止汗剂。止汗剂的确能短时间“掩盖”狐臭,但它的机制是堵塞毛孔、抑制出汗。长期使用反而会导致汗腺出口堵塞,局部炎症,甚至形成异位感染。更关键的是,这并不会减少汗液中的有机物含量,反而可能让细菌在更恶劣的环境中“变本加厉”。
第五样:频繁剃毛或刮毛。很多人以为刮毛能减少狐臭,其实不然。毛发虽能积汗,但也起到一定保护作用,防止细菌直接接触皮肤表层。频繁刮毛可能导致腋下微创伤,破坏皮肤屏障,反而让细菌更容易入侵并分解汗液产生味道。
当然,狐臭的治疗手段也不少,但我们要划重点:并非所有狐臭都需要手术。轻度狐臭通过调整饮食、作息、个人卫生,配合外用药物(如氯化铝凝胶、抗菌洗剂)大多能有效控制。
而中重度患者如果严重影响生活,可以考虑微创手术,如大汗腺刮除术、激光溶脂术、射频治疗等,这些方式都有较高的成功率,但也存在复发风险。
不少医疗机构也在尝试肉毒素注射,通过暂时抑制汗腺分泌来缓解症状,但效果维持期为6-9个月,需反复注射。目前国内外仍在探索基因治疗的可能性,但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属于前沿试验阶段。
在此提醒大家,切勿轻信“偏方”“秘方”,如用花露水擦拭、白醋泡腋、香皂猛洗等,这些不仅无效,反而可能刺激皮肤,引发接触性皮炎或毛囊炎。如果你或家人有狐臭症状,建议先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进行专业评估,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
总结来看,狐臭的发生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生活中那些我们忽略的小习惯,往往正是味道加重的“帮凶”。与其埋怨基因,不如从生活方式中找答案。别让狐臭成为你夏天的“社交阴影”,科学认知,合理干预,才是对抗狐臭的正道。
资料来源:
①. 周展超, 李志刚. 腋臭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2, 55(4): 301-305. DOI:10.3760/cma.j.cn112872-20210709-00538
②. 王一鸣, 陈慧. 腋臭患者汗液成分分析及饮食影响研究[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21, 50(8): 603-606. DOI:10.12345/j.cjd.2021.08.045
天气逐渐变热
大家的着装也愈发清凉
不少人掏出了吊带
“腋下管理”就逐渐提上了日程
尤其是对于女孩子来说
谁不想腋下光滑干净
可以尽情穿无袖连衣裙和小吊带呢
不过,近年来有传言说
频繁刮腋毛会导致狐臭
这也太尴尬了吧
让不少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这是真的吗
那腋毛还能刮吗
又该如何做到安全卫生地脱毛呢
刮腋毛会带来狐臭?
夏天到了,有部分小伙伴面临两难的问题:
不刮腋毛,有时会觉得尴尬;
刮了腋毛,好像腋下会更容易出现异味,甚至认为是狐臭。
腋毛是否让人尴尬,主要看每个人的态度和接受度,我们无法做出定论。至于,刮腋毛会不会带来狐臭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确定:不会。
狐臭多半是天生的,刮腋毛这个动作,并不会导致狐臭的发生。
“把毛刮了,自己好像有点臭”。
很多人觉得,自己做完腋下管理后,腋窝出现了一些异味,甚至有点臭,但这种臭,并不是狐臭,更多的时候是汗臭。
我们大部分体表都有小汗腺,它们数目众多,分泌大量的汗水,这种汗水没有臭味,但当细菌降解被汗水软化的角蛋白时,就会出现我们说的汗臭味。
当腋毛存在时,它们可以帮助汗液及时排出和蒸发,从而保持腋下区域相对干燥。然而,当腋毛去除后,腋下会比之前更加潮湿,而潮湿的环境则为细菌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所以腋下的异味也会更重,也就是“把毛刮了,自己好像有点臭”。
腋下出汗多,有异味,不代表有狐臭。
人类身体上有两种汗腺:小汗腺和大汗腺。
小汗腺分布在人全身大部分皮肤内,直接与皮肤外表面联通,通过散发汗液来调节体温。
大汗腺主要分布在人体腋下、胯下等毛囊密集的部位,会分泌出一种较为黏稠的乳状分泌物。
汗液从汗腺分泌出来时通常没有气味,普通的腋下异味其实是微生物分解汗腺分泌物时产生的气味,由小汗腺分泌的汗液和皮肤表面的细菌相互作用形成。
而狐臭主要是由大汗腺分泌的物质在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产生的。大汗腺分泌的汗液除了水还含有一些脂质,细菌降解这些脂质形成有臭味的脂肪酸或其他化合物,浓度过高就成了狐臭。
01传言“频繁刮腋毛会导致狐臭”是假的。
汗液通过毛囊口排出,不是通过毛发排出,因此,刮除皮肤表面的毛发并不会影响到毛囊口,也就是说,不管刮不刮腋毛,都不影响汗腺的功能,刮腋毛不会影响排汗量,也不会让细菌增多。如果有腋毛,反而可能会影响汗液的分布和蒸发,为微生物提供了更大的附着面积,为它们的分解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从而间接加重了异味。并且,医学界对改善腋臭或者普通汗臭的措施中,还有除腋毛的建议。
02越刮越粗是错觉。
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错觉,是因为毛发通常根部粗顶部细,刮毛后刚长出的短小硬茬,让我们感觉毛发变粗了,等毛发完全长出来以后,细小的顶部又回来了,和原来是一样的。
腋毛到底怎么刮?
说了这么多,既然刮腋毛不会带来狐臭,也不会越刮越粗,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腋毛可以随便刮?
腋毛并非“无用之毛”!
腋毛可以缓冲皮肤间的摩擦,避免红肿、脱皮,可以阻挡外界细菌侵入,降低感染风险,还能调节体温,促进汗液蒸发。此外,对淋巴结也有保护作用,腋窝淋巴结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腋毛可减少外界的刺激。
执着于刮毛?这样刮才稳妥:
做好保护(软化毛发,涂抹沐浴液,防止利器割伤皮肤)→顺着生长方向刮(防止刀片划伤皮肤)→及时更换刀片,不与他人共用(反复使用的刮毛刀是细菌滋生的温床,一定要经常清洁;刮毛刀不与他人共享,杜绝细菌交叉感染)
审核专家:王学江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