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腋臭的喷雾是什么原理(腋臭用喷雾药可以根治吗)
28
2025-04-03
总听老一辈人说:
“小孩子长得胖,有福气!”
“能吃是福,能多吃就多吃”
“这孩子白白胖胖的,长得真好”
……
停!停!停!
现在大家基本吃喝不愁
许多孩子更是吃好喝好
但过度吃喝肥胖,毛病也就来了!
而且还不是小毛病!
来自深圳的小智(化名)
11岁就因为肥胖,
肝脏出了大问题!
体重接近130斤
一查是中度脂肪肝
小智从小胃口就好,一顿能吃2、3碗白米饭,爱吃红烧肉等荤菜。长得浓眉大眼,白白胖胖;小学四年级时体重就近130斤。
2019年9月,10岁的小智在学校体检结果“亮红灯”:医生发现他的转氨酶升高,建议到医院进一步检查肝脏。于是,爸妈带他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检查。
做完B超后,医生愣了:影像结果显示中度脂肪肝,肝脏右叶最大斜径148mm,比成人正常肝脏还要大。
小智2019年B超结果
10岁就有中度脂肪肝……
这让医生心中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考虑到B超对于肝病诊断有局限性,医生建议小智做肝穿刺(即肝活检)。突然要做肝穿刺难免有些害怕,于是小智拒绝了。
一晃一年过去了
情况如何?
一年后更胖了
孩子得了“重度肝硬化”
今年5月,小智又回到医院复诊,B超结果显示:小智是从原本的中度脂肪肝变成了轻度脂肪肝。
小智今年5月B超结果
由中度变成轻度
看似是一个让人开心的结果
但事情真不简单!
眼前的小智比起一年前明显胖了,再加上疫情期间宅在家吃好喝好缺乏锻炼,脂肪肝难道真的降级了吗?为了确保万一,医生再次建议孩子做肝穿刺。
左:小智 右:小智爸爸
而小智的爸爸一年前也曾做过肝穿刺,查出重度脂肪肝,经过一年治疗后成功瘦了35斤,降为轻度脂肪肝。于是,“逆袭”成功的小智爸爸鼓励孩子接受肝穿刺。这一次小智鼓起了勇气,于6月1日进行了肝穿刺。
3天后
肝穿结果出来了
验证了医生不详的预感
病理报告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伴肝硬化,肝硬化等级是S3-4,属于重度肝硬化。
小智的穿刺病例报告
小智家人怎么也没想到
11岁的孩子竟然会得重度肝硬化
据小智家长介绍,孩子从小胃口好,喜欢吃重油重咸食物,每一顿都要吃到撑才罢休,让孩子越吃越胖。
很多家长都忽略了孩子吃饭这件“小事”,认为孩子白白胖胖的才健康,吃得越多越好,其实恰恰相反。
虽然孩子的情况比较重,但幸好现在发现了,积极配合治疗还有逆转余地。
医生提醒:
肥胖是各种慢性病的发病动机
这点无论大人小孩都一样
大肚腩的腹部型肥胖尤其需要警惕。研究证明,腹型肥胖比全身肥胖的危害更大,因为前者的脂肪更容易内脏沉积,容易得脂肪肝、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风险。
管住嘴、迈开腿
多运动多锻炼,不吃太多油腻食物
希望每个人都健健康康的~
来源:广州日报
营养师提醒:青少年肥胖危害多
10岁男孩患上脂肪肝
家有小胖墩,好多家长都不太当回事,甚至认为“孩子正在长身体,胖一点底子好”,殊不知,青少年肥胖对孩子的影响远比想象中要大。几个月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医生就接诊了一个10岁便患上脂肪肝的小男孩。不仅是他家人,很多人听说他这么小就患上脂肪肝都觉得不可思议。好在营养医师的科学指导及时干预,三个月后他便减重11斤,成功摆脱了脂肪肝。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王慧、白恬
10岁男孩患脂肪肝 减重11斤恢复健康
小叶今年10岁,三四个月前,身高145厘米的他体重有54.7公斤。其实,在去年11月,他曾因肥胖问题到医院检查,发现骨龄超前,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偏高,医生建议他减肥,这才引起父母对他体重的关注。
为了将小叶的体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妈妈想方设法帮他减肥。但10岁的孩子正在发育期,让他控制饮食不容易,摸索了几个月仍未见效,最后只好作罢。
由于今年上半年在家上网课,日常少运动,小叶非但没瘦下来,到儿科一检查,胰岛素、尿酸仍然偏高,并出现轻中度脂肪肝。这让爸妈又吓了一跳:脂肪肝不是中老年人才多发吗?孩子才10岁,竟也患上脂肪肝!
爸妈担心再这么发展下去后果更严重,才把小叶送到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就诊。营养科医生帮他进行体重管理,经过三个月的科学饮食,小叶的体重降至49.4公斤,总胆固醇从5.98(标准为5.18以下)降低到3.87,甘油三酯从3.04(标准为0~1.7)降低到0.49,常规身体指标都在标准范围以内。
“我按照营养师给的食谱给孩子做饭,他每天的营养都很丰富,每周末坚持游泳,也不用超负荷运动,只是下课后尽量走路回家,三个月后体重降到49.4公斤,脂肪肝没有了,身体轻松了!”小叶的妈妈很开心。
这三个月里,小叶并没有像她想象的那样需要饿肚子节食,但体重成功减下来了,还长高了两厘米!
科学饮食 运动 预防青少年肥胖
小叶的体重是怎么减下来,并成功“甩掉”脂肪肝的呢?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主管曾青山介绍说,关键在于科学饮食 运动:
1.按需吃饭,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吃太多发胖,吃太少营养不均衡还是胖。处在小叶这个生长发育年龄段的孩子,更要保证每天“按需吃饭”,食物粗细均衡,杜绝过度烹饪。
营养过剩或不均衡是导致青少年肥胖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提倡科学饮食,少在外就餐,家庭烹饪少油少盐;少吃垃圾食品;多吃果蔬,少吃肥肉;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多吃粗粮,少吃精粮。
2.加强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不少青少年的肥胖主要是因为缺乏运动,适当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时间,能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家长在课余时间应多陪同孩子参与室外活动,比如跑步、爬山、骑自行车等,让孩子从小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曾青山指出,不少青少年肥胖后,容易尝试不健康的减肥方法,比如节食或服用减肥药,这样可能导致过度饥饿后暴饮暴食,陷入恶性循环。她建议,父母应引导孩子遵循“营养干预 规律运动 定期检测体成分”,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为后继的健康成长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肥胖危害多 发现这些异常需警惕
爷爷奶奶们可能会觉得,孩子养得白白胖胖虎头虎脑的才健康、可爱,胖一点才有福气。所以,家有小胖墩,好多家长都不太当回事,甚至认为“孩子正在长身体,胖一点底子好”,殊不知,青少年肥胖对孩子的影响远比想象中要大!曾青山介绍说,肥胖可给孩子带来以下五类隐患:
1.肥胖影响身高
肥胖可使脑垂体分泌生长因子减少,肥胖的青少年最终身高可能会赶不上正常的同龄人身高。
2.肥胖影响体型和心理健康
肥胖的孩子体重过重,可对下肢造成负荷压力,易致O形腿、外八脚等,进一步可能导致肥胖青少年自卑、不合群,影响心理健康。
3.肥胖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肥胖的孩子咽部和胸腹部脂肪增多,可影响正常呼吸,易患呼吸道疾病。
4.肥胖影响心肺功能
肥胖的孩子心肺要相对增加循环和呼吸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相当于给心肺增加了负担。
5.肥胖增加慢病风险
脂肪组织功能的改变与BMI的增加是同时发生的,而青少年时期过多脂肪会造成代谢和心血管的临床前改变,提高糖尿病及动脉硬化的风险。
曾青山提醒,当孩子出现以下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体重过重有肥胖引起的指标异常,代谢疾病等问题,并伴有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体重增长异常,如果每年增长超过4公斤,一般正常青少年2岁至青春期前每年增加2公斤。
怀疑有胰岛素抵抗,如孩子颈部、腋下出现黑棘皮状的色素沉着等情况,更需及时就医。
营养师提醒:青少年肥胖危害多
10岁男孩患上脂肪肝
家有小胖墩,好多家长都不太当回事,甚至认为“孩子正在长身体,胖一点底子好”,殊不知,青少年肥胖对孩子的影响远比想象中要大。几个月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医生就接诊了一个10岁便患上脂肪肝的小男孩。不仅是他家人,很多人听说他这么小就患上脂肪肝都觉得不可思议。好在营养医师的科学指导及时干预,三个月后他便减重11斤,成功摆脱了脂肪肝。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王慧、白恬
10岁男孩患脂肪肝 减重11斤恢复健康
小叶今年10岁,三四个月前,身高145厘米的他体重有54.7公斤。其实,在去年11月,他曾因肥胖问题到医院检查,发现骨龄超前,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偏高,医生建议他减肥,这才引起父母对他体重的关注。
为了将小叶的体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妈妈想方设法帮他减肥。但10岁的孩子正在发育期,让他控制饮食不容易,摸索了几个月仍未见效,最后只好作罢。
由于今年上半年在家上网课,日常少运动,小叶非但没瘦下来,到儿科一检查,胰岛素、尿酸仍然偏高,并出现轻中度脂肪肝。这让爸妈又吓了一跳:脂肪肝不是中老年人才多发吗?孩子才10岁,竟也患上脂肪肝!
爸妈担心再这么发展下去后果更严重,才把小叶送到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就诊。营养科医生帮他进行体重管理,经过三个月的科学饮食,小叶的体重降至49.4公斤,总胆固醇从5.98(标准为5.18以下)降低到3.87,甘油三酯从3.04(标准为0~1.7)降低到0.49,常规身体指标都在标准范围以内。
“我按照营养师给的食谱给孩子做饭,他每天的营养都很丰富,每周末坚持游泳,也不用超负荷运动,只是下课后尽量走路回家,三个月后体重降到49.4公斤,脂肪肝没有了,身体轻松了!”小叶的妈妈很开心。
这三个月里,小叶并没有像她想象的那样需要饿肚子节食,但体重成功减下来了,还长高了两厘米!
科学饮食 运动 预防青少年肥胖
小叶的体重是怎么减下来,并成功“甩掉”脂肪肝的呢?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主管曾青山介绍说,关键在于科学饮食 运动:
1.按需吃饭,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吃太多发胖,吃太少营养不均衡还是胖。处在小叶这个生长发育年龄段的孩子,更要保证每天“按需吃饭”,食物粗细均衡,杜绝过度烹饪。
营养过剩或不均衡是导致青少年肥胖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提倡科学饮食,少在外就餐,家庭烹饪少油少盐;少吃垃圾食品;多吃果蔬,少吃肥肉;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多吃粗粮,少吃精粮。
2.加强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不少青少年的肥胖主要是因为缺乏运动,适当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时间,能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家长在课余时间应多陪同孩子参与室外活动,比如跑步、爬山、骑自行车等,让孩子从小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曾青山指出,不少青少年肥胖后,容易尝试不健康的减肥方法,比如节食或服用减肥药,这样可能导致过度饥饿后暴饮暴食,陷入恶性循环。她建议,父母应引导孩子遵循“营养干预 规律运动 定期检测体成分”,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为后继的健康成长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肥胖危害多 发现这些异常需警惕
爷爷奶奶们可能会觉得,孩子养得白白胖胖虎头虎脑的才健康、可爱,胖一点才有福气。所以,家有小胖墩,好多家长都不太当回事,甚至认为“孩子正在长身体,胖一点底子好”,殊不知,青少年肥胖对孩子的影响远比想象中要大!曾青山介绍说,肥胖可给孩子带来以下五类隐患:
1.肥胖影响身高
肥胖可使脑垂体分泌生长因子减少,肥胖的青少年最终身高可能会赶不上正常的同龄人身高。
2.肥胖影响体型和心理健康
肥胖的孩子体重过重,可对下肢造成负荷压力,易致O形腿、外八脚等,进一步可能导致肥胖青少年自卑、不合群,影响心理健康。
3.肥胖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肥胖的孩子咽部和胸腹部脂肪增多,可影响正常呼吸,易患呼吸道疾病。
4.肥胖影响心肺功能
肥胖的孩子心肺要相对增加循环和呼吸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相当于给心肺增加了负担。
5.肥胖增加慢病风险
脂肪组织功能的改变与BMI的增加是同时发生的,而青少年时期过多脂肪会造成代谢和心血管的临床前改变,提高糖尿病及动脉硬化的风险。
曾青山提醒,当孩子出现以下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体重过重有肥胖引起的指标异常,代谢疾病等问题,并伴有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体重增长异常,如果每年增长超过4公斤,一般正常青少年2岁至青春期前每年增加2公斤。
怀疑有胰岛素抵抗,如孩子颈部、腋下出现黑棘皮状的色素沉着等情况,更需及时就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