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会导致腋臭吗(发烧会引起腋下痛吗)
31
2025-07-30
我们在平时常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人体的每一处毛发,每一寸肌肤,都来自于父母的馈赠,对于人体都有着独特的意义。
但是对于女性来说,生长过于旺盛的毛发却成为了她们的困扰,尤其是到了夏天,如果穿上超短裙小吊带,胳膊腿上浓密的汗毛格外引人注目。
除此之外,最让广大女生困扰的莫过于腋毛了,很多女生到了夏天,生活就会变得非常麻烦,每隔几天就要用脱毛膏脱毛,对于那些经济允许的女生,可能会选择激光脱毛的方式。
腋毛的存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女性的外在形象,但是我们却不能忽视腋毛给人体带来的积极作用。
腋毛有什么作用?1、保护作用
腋毛覆盖在腋窝部位,能够阻挡外界细菌、灰尘对腋窝部位皮肤的侵袭,防止局部皮肤出现感染;
2、减少摩擦
当手臂运动时,腋窝部位的皮肤会出现摩擦,如果没有腋毛,局部皮肤可能会出现脱皮红肿,所以腋毛有缓解局部摩擦的作用;
3、排汗排毒
汗液当中也携带着一些人体不需要的毒素和垃圾,腋毛的存在能够使体内的毒素和垃圾快速排出体外,更好的保障人体健康。
1、遗传因素
腋毛作为人体毛发的一种,也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如果父母或家族中存在体毛过多、过于旺盛的情况,则有可能导致女生出现腋毛旺盛的问题。
2、激素影响
人体毛发的生长主要受雄性激素的影响,如果女性体内的雄性激素水平偏高,或者患有多囊卵巢,卵巢囊肿等疾病,导致雄性激素偏高,也会引起腋毛旺盛情况的出现。
3、药物副作用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服用某些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导致副作用的出现,比如长期或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外用生发药物等,也有可能导致腋毛旺盛。
4、脱毛不当
如果平时对于皮肤毛发护理不当,没有采取正确的拔毛、脱毛措施或者频繁的脱毛,使用不适合自身条件的化妆品或洗浴用品,也会导致腋毛生长旺盛。
5、内分泌紊乱
如果在平时生活节奏紊乱,长期熬夜,心情不舒畅,受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就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影响激素的正常分泌,也会使得腋毛生长旺盛。
相信大家在平时都听说过这样一种说法,那就是脱毛越频繁,会导致毛发生长越旺盛,那么这样的说法到底是真是假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果这是真的话,就不会有人家为秃头而烦恼了,其实毛发是多是少,是粗是细,是黑是浅,都和是否脱毛没有关系,这是由基因和荷尔蒙决定的。
毛囊直接影响着毛发的生长,它处于皮肤的深处,仅仅是表面的剪切,不会影响到毛囊,所以对于毛发的状态不会产生影响。
很多人在脱毛之后,通常会抱怨新长出来的腋毛非常硬,扎得皮肤很痛,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因为新长出来的腋毛不会弯曲,会直接刺激皮肤,从而使人产生疼痛感,过几天就会恢复正常。
刮腋毛会引起狐臭吗?狐臭也称之为腋臭,是发生在腋窝部位的汗臭症。汗液是由汗腺分泌的液体,汗腺分为大汗腺和小汗腺,大汗腺主要分布于某些特殊部位,比如腋窝,发生在腋窝部位的臭汗症是由于腋窝部位的大汗腺分泌旺盛而导致的局部多汗症,发展成局部臭汗症。
腋窝部位的大汗腺刚分泌的液体是没有味道的,当腋窝部位的皮肤表面被皮肤表面的细菌分解产生游离脂肪酸、氨,具有强烈的刺鼻臭味,局部的腋毛导致汗液不易挥发,从而促进腋臭的发生。
很多人都觉得刮腋毛会引发狐臭,其实这样的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
因为在刮腋毛时,并不会影响到管壁细胞的间隙,但是如果拔腋毛的话就会损害皮肤的完整性,减弱皮肤的抗病能力,容易引起细菌感染,使大汗腺发生变异,脂类、蛋白质类物质排出体外与表皮细菌作用,从而产生臭味。
人的身体上都存在毛发,它属于皮肤附属器官,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青春期之后,随着激素的变化,毛发会明显增多。
其实生活当中有些女性的腋毛特别旺盛,而这是性发育的一种结果,尤其是到了夏天,腋毛旺盛的女生会感到特别的困扰,所以会进行脱毛。
对于这类女生来说,在夏天不敢穿吊带或者是短袖,但是也有一些女生的腋毛却特别的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01
为何有的女生腋毛旺盛,有的却很干净?
遗传因素
腋毛是否旺盛首先我们应该考虑遗传因素,如果自己的父母或者是家族当中存在体毛旺盛的情况,我们就不用过多担心,这是比较正常的。
体内激素的影响
腋毛的出现是男女性腺成熟的一种标志,再加上体内雄性激素分泌比较旺盛,会造成毛发生长速度过快,所以雄性激素分泌的多少会影响毛发旺盛程度。
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青春期之后,体内的雄性激素分泌会增多,可以维持毛发的生长。而男性分泌的雄性激素要更加旺盛,所以腋毛比女生要浓密一些。
但是女性体内的雄性激素分泌比较少,所以毛发比男性要少一些,所以腋毛看起来比较稀疏,但是也有一些女性由于体内雄性激素比较旺盛,所以腋毛也会比较旺盛。
对于女性来说,如果自己的腋毛特别旺盛,想要改善的话,应该注意调节荷尔蒙的分泌,保持内分泌平衡,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
药物副作用
生活当中有些女性由于疾病的原因,在平时需要长期服用相应的药物,比如说外用生化药,糖皮质激素等,长时间服用这些药物的话,也会造成毛发旺盛。
如果是由于药物因素造成的毛发旺盛,一般停药之后可以有所缓解,如果不放心的话,也可以去医院进行检查。
不当脱毛及护理
生活当中有些女性的毛发特别旺盛,觉得非常难看,所以在平时经常会采取各种各样的脱毛方式,但是如果脱毛不当或者是护理不正确的话,反而会造成腋毛生长速度过快,造成腋毛旺盛。
02
腋毛有什么作用?
减少皮肤的摩擦
腋毛位于腋窝处,如果手臂在运动的过程当中,腋窝处的皮肤会出现一定的摩擦,如果刮掉腋毛之后,会造成局部的皮肤容易脱皮或者是红肿,而腋毛的存在可以减少皮肤之间的摩擦。
排毒排汗
腋窝处的皮脂腺、汗腺都特别发达,而有些人出汗特别多,所以会通过此处的汗腺排放出来,如果汗腺被破坏的话,会容易出现腋臭,毛囊炎,腋毛癣等问题。
保护皮肤
腋毛的存在能够阻挡外界细菌以及灰尘的入侵,可以有效保护的局部皮肤,避免出现红肿或者是感染的问题。
03
腋毛旺盛说明什么问题?
如果女性的腋毛比较旺盛的话,表示体内的雄性激素分泌较多,一般来说,女性在14岁左右会出现腋毛,这也是雄性激素分泌旺盛的一种表现。
其实每个人的身体素质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腋毛过于旺盛的女性来说,在平时可以通过冰点脱毛、激光脱毛的方式来去除腋毛。
腋毛的存在可以帮助人体出汗,尤其是腋窝分布着大量的汗腺,所以在出汗以后,腋窝会有一股汗味,通过排出汗液可以加快新陈代谢,也有利于帮助身体排出毒素和垃圾,对于身体健康有好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老年保健杂志
撰文 白彦萍 曹日曲
汗液是由汗腺细胞主动分泌的液体,其99%以上的成分为水分,其余溶质包括氯化钠、乳酸、尿素等物质。汗液通过汗腺口排出,对人体起到降温和湿润皮肤的基本作用,若汗液排出出现障碍,潴留在皮肤,则会引起一系列皮肤病。
汗腺与汗液的产生
汗腺根据结构功能不同可以分为外泌汗腺和顶泌汗腺,它们受神经、体液因素的双重调节。
外
泌
汗
腺
外泌汗腺也叫小汗腺,数量为160万~400万,几乎分布在整个人体皮肤表面,在手掌、前额、足底和腋窝尤为丰富。小汗腺由分泌部和导管构成,主要由胆碱能神经支配,在炎热环境下会产生大量低渗性汗液,使人体在最大限度降温的同时不丢失钠离子。
顶
顶泌汗腺也叫大汗腺,主要分布在腋窝、乳晕、脐周、会阴部,开口于毛囊漏斗部,偶尔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顶泌汗腺主要受性激素支配,因此进入青春期后其发育加速,同时也受交感神经支配,神经介质为去甲肾上腺素。
影响汗液分泌的因素有很多,如外泌汗腺的分泌受人体内外温度的影响,精神因素如压力、焦虑及疼痛会导致全身汗液分泌增多,还有一些药物和饮食等都可以影响汗液的分泌。当汗液在正常生活环境和条件下出现产生和排出异常时,则会引发一系列的皮肤疾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困扰。
五种排汗障碍性皮肤病
1
汗疱疹
汗疱疹是一种手足部位对称性、复发性的水疱脱屑型疾患。其病因不明,过去我们认为由于手足部位多汗,汗液潴留在皮肤内引起;现在认为它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皮肤湿疹样反应,与遗传、个人体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季节和精神因素相关。西医也叫出汗不良性湿疹,中医称之为“蚂蚁窝”。
汗疱疹一般在春末夏初开始发病,夏季加剧,冬季自愈。本病多表现为在手掌、手指侧面及指端部位,对称分布,突然出现的群集的小水疱,米粒大小,半球形,略高出皮肤,没有炎症反应,正常肤色,水疱内液体清亮,偶尔可变为浑浊。水疱一般不自行破溃,疱破后可流出黏液性液体,水疱吸收干涸后残留环状鳞屑。患者往往自觉瘙痒及烧灼感,若迁延日久,手掌皮肤则会变得干燥、脱屑、增厚。
中医认为,该病由于素体脾气虚弱,湿滞内蕴,不得透达疏泄,风热外阻于皮肤所致,根据表现不同,可以分为三型。
1
湿热蕴阻型:
可见手足多汗,伴有密集水疱,灼热瘙痒明显,当清热利湿,常用萆薢渗湿汤。
2
阴虚血燥型:
见手掌足部弥漫性脱屑,皮肤薄嫩、干痛,当养血滋阴润燥,可用当归饮子。
3
脾虚湿盛型:
掌跖部位散在的水疱,半透明,液清稀,偶有瘙痒,此时当服健脾除湿之品,如参苓白术散等。
在治疗方面,患者可以前往医院请医生评估是否需要给予内服的激素类或镇静类药物。外用药物根据不同时期有所不同。针对早期水疱性的损害应该以干燥止痒为主,可用1%的酚炉甘石洗剂外搽,也可在家尝试用黄芩、黄柏煎水放凉后泡洗;针对干燥脱皮者,可用弱效的糖皮质激素软膏或者黄芩软膏,每日1次,润肤止痒。
此外,
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预防调护:
01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洗烫、肥皂和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
02
食用一些健脾祛湿的粗粮如红豆粥、薏苡仁水等;
03
减轻心理负担,保持愉悦的心情。
2
痱
夏天高温闷热的环境中,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一种表浅性、炎症性皮肤病——痱子,也叫汗疹、粟粒疹。痱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大量汗液不易蒸发,使皮肤的角质层浸渍肿胀,导致汗管变窄或堵塞,汗管内汗液滞留,压力增高,汗管破裂,汗液渗入周围组织而发病,另外,皮肤表面的细菌大量繁殖所分泌的毒素也促进了痱的形成。
老年人普遍体质虚弱,有些老年人长期卧床,汗液更容易在角质层或以下的汗管溢出,形成白痱,也叫晶形粟粒疹。其主要表现为躯干和间擦部位成批出现的针头大小的表浅透明水疱,不融合,周围没有红晕,容易破,可有轻度瘙痒,1~2天内可以吸收,留有细小的鳞屑。
中医认为该病是外受暑热之邪气,化火为毒,浸淫肌肤所导致,治疗上应该重视清热祛暑、利湿解毒,用药上应给予时令之品,如佩兰、藿香等,以清暑化湿。根据老年人体质不同,治疗方法不尽相同。一般无须特别治疗,可用1%的炉甘石洗剂外抹,效果都不错,患者应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对老年人来说,痱粉因有闭塞毛孔的弊端,不建议使用,中医多用马齿苋水剂擦洗代替,能提高疗效和舒适性。
预防痱子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预防痱子:
1、加强室内通风散热降温;
2、温水洗澡,着宽大衣物,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干毛巾擦汗;
3、适量服清凉的饮料,如绿豆水、金银花露、薄荷代茶饮等。
3
顶泌汗腺痒疹
顶泌汗腺痒疹多发于青少年女性,因其月经期加重、绝经期后和妊娠期减轻,推测与雌激素分泌失调相关。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在于顶泌汗腺导管上端被毛囊漏斗部角质栓阻塞,阻塞下方导管因扩张而破裂形成表皮内水疱。
顶泌汗腺痒疹的主要表现为顶泌汗腺分布区域如腋窝、乳晕处持续存在的绿豆大小的毛囊性丘疹,瘙痒明显。丘疹很坚实,顶端为毛囊口,挤压后有浑浊的液体溢出。
该病的治疗较为困难,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为一线治疗手段,也可使用1%达克罗宁霜等表面麻醉剂,症状较重者可考虑口服避孕药物或异维A酸治疗。由于激素和异维A酸的使用有一系列的副作用和禁忌注意,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应用。
4
臭汗症
臭汗症指汗腺分泌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汗液和皮肤表面污物被分解而释放出臭味的一类疾病,如我们常说的“狐臭”就属于臭汗症的一种。由于顶泌汗腺的分泌受性激素的影响,一般青春期较为严重,老年期则逐渐减轻或消失。对于老年人而言,如果出现臭汗要从以下三步进行判断评估。
①有无系统性疾病
出现臭汗症首先要明确病因,一些代谢性疾病患者由于汗液中存在特殊物质使其有特殊臭味,如苯丙酮尿症患者的汗液有“霉味”、尿毒症患者的汗液有“尿味”,这类臭汗的特点是持续存在,同时唾液和尿液中也有同样的味道存在,并伴有对应的其他临床症状,应当引起注意并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
②有无使用或食用特殊药物或食物
使用青霉素和食用大蒜或生葱等后,某些成分会通过小汗腺随汗液排出而产生臭味,一般遍布全身。此时只要尽量避免使用或食用上述药品或食品就可以解决臭汗症,无须特殊治疗。
③无特殊病因
没有上述原因的臭汗症者往往与天气炎热、卫生习惯差相关。对于老年人出现臭汗症的可能原因,中医归类于脾胃虚弱,过多食用肥甘厚味、刺激辛辣食物,难以消化,导致湿热郁积在体内,外责之天气炎热,老年人行动不便久不洗浴,使得津液湿热污垢酿成秽浊之气,熏蒸肌肤内外。症状常见于腋下多汗,衣物染成黄色,有狐臭气味,洗浴之后可以暂时减轻或消除。当用清热除湿芳香化浊之法,如甘露消毒丹等,但老年人体质一般偏阳虚,要防寒凉之品伤脾阳,可尝试用葛根、白芷煎水外洗患处,有除臭之效。除此之外,应多注意清洁卫生,勤用温水洗涤,勤换内衣,保持皮肤的干燥,平日还应少食肥甘厚味以及辛辣刺激之物,避免病情加重。
5
多汗症
多汗症指的是在正常生活环境中局部或者全身皮肤异常多汗,原因可分为疾病性和功能性失调两种。
疾病性的多汗症见于内分泌失调或者激素紊乱,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垂体功能亢进、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在天气不热或者轻微活动时随即出现上身出汗增多的情况,特别是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应该筛查有无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并发症;也有一些糖尿病患者自行增加药量或过分控制饮食,发生低血糖从而出现冷汗淋漓等症状。若是半身多汗、半身无汗,则应该警惕高血压、中风、半身不遂的发生。一定要查明病因,除外疾病性的多汗症。
功能性的多汗症则与精神因素相关,为交感神经失调导致。主要表现为皮肤潮湿多汗、动则汗出,或寐中汗出、醒则汗止。中医认为其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腠理不固导致汗液外泄失常。病理性质分虚实。实者由于肝火、脾胃湿热,蕴蒸肌肤,迫津外泄所致;老年人多虚,则是阳气亏损、腠理不固、津液外溢多见。虚实可相互转化,汗为心液,精气所化,久汗过泄则阴阳两伤,精气耗伤。
实证当清肝泻热、化湿和营,用龙胆泻肝加参苓白术散健脾祛湿;虚证可以服用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止汗,若是夜间出汗严重,烦热、口渴明显,当用当归六黄汤滋阴降火,若是因汗出过多导致心悸失眠、短气者,则用归脾汤补血养心。
对于抵抗力弱、自身免疫力明显较青壮年减弱的老年人而言,排汗异常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更大,有时它还在提醒身体出现问题,要加以重视,因此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显得更为重要。
"
希望本文可以使老年朋友阅读后从中获益。
"
图片来自网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