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切开腋臭术后复发(腋臭传统切皮手术)
44
2025-07-30
今年65岁的张阿姨最近想发展一下“第二春”,她的老伴已经走了快十五年了,自从身边的孩子都有了各自的家庭后,她开始感觉到寂寞,想身边有个人陪陪她。
于是在好姐妹的介绍下,张阿姨精心打扮了一番,去和她的相亲对象见面——今年68岁的徐大爷。
“诶,怎么你身上好像有一股味道……怪怪的。”张阿姨刚走近,就闻到了徐大爷身上散发出的一股异味,瞬间露出了有点嫌弃的表情。
“我身上哪里有味道啊!我看是你鼻子出问题了吧。”徐大爷没想到张阿姨一来到还没坐下,就说这种话来下他的面子,直接反驳了回去。
“我看你才是鼻子有问题,身上这么一大股味都闻不着……我看这饭咱也不用再吃了。”一说完,张阿姨就拿起小包离开了,留下徐大爷一人尴尬地留在餐厅。
其实接触过老人的朋友,应该都或多或少闻到过一些老人身上会散发出一股味道,一般俗称为“老人味”,这股味道老人自己真的会闻不到吗?又有什么方法可以消除呢?
其实“老人味”是真实存在的,就像婴儿身上有奶香,人老了,身体也会有一股特殊的气味。
发表在PLoS ONE上的一项通过气味辨别年龄的实验,研究人员找来三组不同年龄段的参与者,通过收集他们的气味,评估组猜测每种气味样品的供体年龄。
结果发现,年轻人和中年人的气味难以分辨,但老年人的气味一下子就能辨认出来。
老人身上的这股“老人味”,到底是啥呢?
有研究发现,随着年纪增大,人体散发的气味里有一种叫2-壬醛,这种物质闻起来就像几年没洗、被包了浆的衣服,一股泡发霉的杂草味道,这很可能就是“老人味”来源。
除了2-壬醛,还有一些来自食物、生活习惯,以及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等,都可能会影响体内物质代谢,从而会通过呼吸、汗液散发出比较浓重的气味,这些味道也让老年人自带“体味”。
那为啥老人自己却闻不到这股味道呢?这就不得不说到“气味阈值”,即这个气味能被人体闻到的最低浓度。
气味阈值越低的人,鼻子越灵敏。而研究发现,老人的气味阈值一般比较高,也就是说,人老了,嗅觉功能减弱,对气味的识别也越来越不灵敏。
而且,这些“老人味”伴随着老人过久,老人自己已经适应了这种味道,这也导致很多老人自己反而“闻不到”。
二、不同的气味,或暗示疾病来临除了很难描述、但一闻就知道的老人味之外,人体有时候发出了一些“气味”,可能是部分疾病来临的预警信号……
1、烂苹果味
说话时,会喷出烂苹果味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糖尿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障碍,口腔致病菌增多,就会产生难闻气味。
再加上血糖过高,引起脂肪代谢分解活跃,大量脂肪被分解成酸性物质,就会呼出带有腐烂苹果气味的气体。
2、氨臭味
说话时,闻到口腔带有尿液般的味道,多数可能是泌尿系统出现问题引起的。当肾功能无法正常分解毒素,毒素无法从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就会依赖肾脏的气化功能完成。
3、粪臭味
如果口腔味道浓烈,一说话就能闻到类似粪便的臭味,这很可能是胃肠道疾病造成的。
当出现严重面壁和肠梗阻,导致消化能力减弱,残留的食物就会反流引起口臭,若伴有恶心、腹痛,很可能是消化道疾病。
4、汗臭味
汗臭味有多种,一种是食用过多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如大蒜、生葱等,就会散发浓烈臭味,但若是腋窝处有臭味,即腋臭,则与腋部臭汗症有关。
另外,风湿热以及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之后,也会流出酸性汗液,散发出浓郁的酸臭味。
5、腐臭味
老人身上若散发出类似咸鱼般的腐臭味,就要怀疑可能与慢性肾病、肾衰竭有关。当肾脏功能受损,体内含氮物质的代谢产物无法随尿液排出体外,就会通过汗液、呼吸释放出一种腐尸臭味。
研究表明,2-壬烯醛的气味分子只有在40岁以上人的皮肤表面上才能检测到。这种气味分子,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不断产生,因此养好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有助于消除“老人味”。
1、饮食清淡、健康
中老年人饮食应少吃洋葱、韭菜、辛香料等刺激性食物,控制肉类摄入,高油脂食物容易增加体内油脂分泌,导致气味产生。
日常可多补充富含维生素C、E的食物,更有利于身体代谢、抗氧化。
2、勤洗澡、保持整洁
身体气味多来自身体油脂堆积处,如脖子、手肘、耳朵后方、背部、腋下等,因此日常应注意油脂分泌旺盛区域的清洁。
天气热的时候,可适当增加洗澡次数,洗完澡后应涂抹润肤露,保持肌肤水油平衡。
3、定期锻炼
老年人应保持身体锻炼,不仅可以加强肌肉活性,防止过早骨质疏松,也有利于长久保持肝脏、肾脏功能,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建议老年人每周至少完成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跳舞等。
4、勤换衣物、多通风
老年人贴身衣裤容易沉积死皮,因此一定要勤换衣物,床单、被褥也要注意定期清洗,房间应每日开窗通风。
如果是慢性疾病造成的气味,就要先治疗好原发疾病,改善好肾脏、胃肠、口腔等功能,才能从根本上减淡气味。
#健康真知计划#
参考资料:
[1]《人老了,为什么身上会有怪味?每个人40岁后都可能经历》.腾讯医典.2021-12-15
[2]《为什么上了年纪身上有“老人味”?一个实验闻体味辨年龄》.生命时报.2021-06-17
[3]《为什么人老了,身上会有难闻的气味?能去除吗?》.家庭医生.2021-05-2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炎炎夏日,有一种“味道”让人记忆深刻,也是很多人痛苦的根源。22岁的陆女士就是饱受其折磨的一员。据悉,陆女士被腋臭折磨多年,其他季节还稍好些,可每到夏天,腋臭总会加重,有时她想通过喷洒香水遮掩味道,可腋臭加上香水,味道令人一言难尽。
据了解,腋窝的腋毛毛囊附近分布有较多的大汗腺,分泌物沾染在局部衣物上,呈现乳白色或乳黄色,如果合并细菌感染,腺体分泌物被细菌分解后的代谢产物具有特殊臭味。而大汗腺也区别于具有排汗功能的普通汗腺,大汗腺是皮肤的另一种附属腺体,通常位于皮肤真皮下毛囊附近,分泌物富含营养物质,腋下、乳晕、手掌、足掌均为大汗腺分布较多的部位。
“腋臭异味其实是一直存在的,之所以夏季会加重,是由于夏季出汗多且衣着单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主任医师夏扬的观点,与目前“异味来自细菌分解产生”的主流认识不同。他认为,腋臭其实不是病,它是人的一种正常体味,至于为何有人有,有人没有,只是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而已。
“腋臭通常从青春期开始发生,既往一般是15岁-16岁开始,但随着人们营养状况的改善,目前腋臭的始发年龄为13岁-14岁,且腋臭会一直持续到50多岁。”夏扬表示,遗传是腋臭发生的主要因素,但想要彻底祛除腋臭,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方式。
“建议孩子在14岁后进行腋臭手术,此时人体发育相对完全,手术范围好确定,术后复发的几率低。此外,对于腋臭面积较大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二次手术。”夏扬指出,该手术包括开始的消毒和术后的包扎,全程时长约40分钟,切口约0.5cm左右,虽然切口不大,但为保证手术效果,通常皮肤下面的手术范围要超过整个汗腺分泌区。
夏扬提醒,患者术前需进行乙肝澳抗、梅毒、艾滋、丙肝抗体三项等检查;无特殊情况的患者预约手术后,建议在手术当日洗澡,无需剃腋毛,前往医院尽量穿着宽松开衫等衣物,女性避开生理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应停药一周。
“术后无需住院,基本生活可以自理,但不能自如活动,需要制动一周,不需要换药,亦不需要口服或注射用药,制动越好,愈合越佳。正常愈合的伤口拆线后一周内可以自由活动,但不要剧烈运动。”夏扬表示,手术伤口小并不意味着手术范围小,术后皮下可能形成瘢痕,建议患者拆线后一周进行拉伸锻炼,防止皮下瘢痕挛缩。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赵琳
夏天,最能让人关心环保的季节,毕竟你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烫),出门要小心,不要摔,肉会熟,你和羊肉串之间只差了一把孜然。
夏天最幸福的大概是趴在家里,享受着空调buff,喝着冰镇的“肥宅快乐水”,连着wifi玩手机,啥事不用干;而最痛苦的莫过于一大早上班就要与热烈的太阳肩并肩,出门5分钟,出汗两小时,在热skr人的地铁上像鲶鱼挤来挤去,还要忍受不知是来自何方的3D立体环绕汗臭味,躁动的你忍不住问:同样是出汗,为什么有的人臭味就这么突出?
其实就像出汗是人体自动降温的手段,有些人汗臭也是身不由己,给他人带来困扰的同时其实他们心理也会有不少负担。多些了解,多些宽容,也会多些解决办法。所以,让我们来好好认识一下,什么是臭汗症?
令人尴尬的臭汗症20岁的女孩李娜,虽然人缘很好,但平时却总是尽量回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尤其在夏季),原因只有一个——怕出汗。原来,她只要一出汗,身上就会有一股难闻异味散发出来,特别在人员众多的场合更是显得非常尴尬。后到医院进行检查,被确诊为局部性臭汗症。
所谓“臭汗症”,是人体汗腺分泌的汗液有特殊臭味,或汗液被细菌分解而释放出臭味。臭汗症有全身性臭汗症与局部性臭汗症两种,常由于大汗腺分泌汗液异常,或汗液中有机物经表皮附生细菌分解,释放出不饱和脂肪酸及氨等引起。
臭汗症不是什么大问题,更不会对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但却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甚至造成性格、思维的不正常,使臭汗症变成了一种疾病——心理疾病。此外,本症表现汗多而且异味重,故易导致各种细菌滋长,久而久之还可能引发其他多种皮肤疾病。那么,臭汗症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臭汗症的预防对于轻症的臭汗患者,平时要加强个人的清洁卫生,常清洗患处,并做到勤洗澡(最好养成早晚沐浴的习惯);若足部多汗或足臭者则应勤洗足,勤换袜子,穿透气的皮鞋。
同时,尽量少吃油腻、油炸食物与大葱、大蒜、韭菜、洋葱、浓茶之类的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与纤维质的新鲜绿叶蔬菜和水果,促使大便畅通;经常于洗澡后在多汗部位适当使用爽身粉外搽,以减少汗腺分泌;保持生活规律,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恐惧和焦虑;少做过量的运动,防止过多出汗等。
臭汗症的局部治疗常用的药物和方法有:
1. 用“夏露”(药店有售)外搽制剂涂抹患处,每次洗澡后搽1次;
2. 复方陀柏散或溶液(中成药制剂)外搽患部,早、晚各1次;
3. 10%~20%氯化铝水溶液或醇溶液外搽患部,开始可每天1次,以后酌情3~7天一次均可;
4. 足部可用浓度为1∶8000的高锰酸钾液浸泡,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
5. 抗生素制剂如1%新霉素溶液或乳剂等可外搽局部。
如经上述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多为局部伴有严重细菌感染,可酌情口服抗菌药物,如乙酰螺旋霉素每次200毫克,每日3次;或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每次500毫克,每天3次;也可用头孢拉定(先锋Ⅵ)每次500毫克,每天3次。
经乙酰螺旋霉素治疗效果不显著者,或对羟氨苄青霉素、头孢拉定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每次375毫克,每天3~4次。
值得指出的是,臭汗症病人常伴有多汗,一般来说最好先治愈多汗症,然后再治臭汗症效果更佳。非处方药一定要看清楚具体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处方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千万不能擅自乱用药物。
要是以上诸法均无效时,尤其是对于追求一劳永逸者,还可求助于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采取切断大汗腺导管及破坏腺体的方法,以达到根治之目的,适用于20~40岁的严重腋臭病患者。此外,还可用激光、液氮冷冻、高频电凝、局部注射等方法进行彻底治疗。
本文图片来源于构思网
作者:陈日益
文章内容来源:《医食参考》
更多药食同源,食品安全,美食营养,疾病防治,减肥保健,长寿养生等专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yishicankao(长按可复制)。
如果这篇文章让你受益,请动一动你美丽的小手给小编打赏哦
谢过啦么么哒(づ ̄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