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肥胖病日(世界肥胖日宣传)

光明网 0 2025-02-06

文章目录:

5.11世界防治肥胖日:科学饮食,才能边吃边瘦

每年的5月1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防治肥胖日”,今年5.11世界防治肥胖日的主题是“防治肥胖及其肿瘤并发症”,口号是“防治肥胖,你我同行”。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突出营养问题之一,平均每两个中国成年人中就有一个超重肥胖,需要减重。

我们都知道肥胖不利于健康,肥胖持续的时间越长,患癌风险越大。挪威卑尔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40岁前超重,患与肥胖相关癌症的风险会升高(男性升高16%,女性升高15%);还有研究认为,乳腺癌的发生与体重增加有关联,特别是那些进入更年期后仍然处在肥胖状态的女性,发生乳腺癌的几率较正常体重女性高出30%。

你真的了解你自己的体重吗?体重多少才算正常呢?

这里需要了解几件事:标准体重、BMI(身体质量指数)、体脂和腰围。

1.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比如身高160cm的女性,160-105=55kg,这就是她的标准体重。

2.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建议将BMI保持在18.5-23.9之间就好,还是身高160cm的女性,如果她的体重是70kg,那么BMI=70/(1.6的平方)=27.3,对比下图的数据,属于超重范围,需要减肥。

3.体脂,仅凭体重判断肥胖与否是不够的,因为真正的肥胖,要看体内的脂肪组织是不是超标,这里就涉及到另一个“标准”——身体脂肪,简称体脂。成年男性身体里的脂肪比例不能超过总体重的25%,女性不要超过30%。

4.腰围,腰围也要控制在合适范围内:

成人男性腰围≤ 90 厘米

女性腰围 ≤85 厘米

超过了这个数值属于腹型肥胖,同样需要减肥。

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我们——预防发胖要趁早!趁着年轻,一定要及时预防肥胖。为了自己的健康和好身材,以下知识点,大家不妨认真学起来:

科学饮食

才能边吃边瘦!

学起来!

转自中国营养学会

来源: 陕视新闻

世界防治肥胖日

5月11日

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

“世界防治肥胖日”

关注肥胖人群,聚焦减重问题

传播科学理念

根据国务院2020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国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率已超过50%。肥胖严重危害了人们健康、影响生活质量,并对全社会的医疗服务造成巨大压力。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确定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

世界范围内,对于肥胖最常用的界定方式是根据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

由于在给定BMI下中国人体脂率高于白人,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建议将中国人的超重及肥胖标准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图1)。

图1:肥胖的BMI标准

但BMI并不能充分反映出身体脂肪分布,如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和异位脂肪。这些脂肪分布信息可以通过影像技术量化,或以腰围作为指标指示中心性肥胖(腰围标准如图2)。

图2:肥胖的腰围标准

还有一些人BMI和腰围都是正常的,但由于身体肌肉和脂肪的比例失调,造成体脂率超标,这种 [隐形肥胖] 需要特别注意,因为不容易发现,但对健康的影响可能更大,他们一方面需要减脂,另一方面还需要增肌。

体脂率可以通过人体成分仪或CT扫描来测定。亚太地区体脂异常标准:男性>25%,女性>33%。

肥胖可影响脑血流,而脑血流的降低将会直接损伤大脑生理机能,使人记忆力和智力下降。

过多脂肪组织能释放出大量脂肪细胞因子,它们对大脑结构具有一定破坏作用,从而使脑功能逐渐衰减并过早地诱发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即老年痴呆。

脂肪堆积可能会导致上呼吸道变窄,上气道结构改变,横膈上抬,导致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肥胖低通气、支气管哮喘等。

超重者患糖尿病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2-3倍

肥胖引起的代谢紊乱还会影响激素水平,从而导致不育不孕

人体越重,心脏负荷越大。过多的脂肪堆积于动脉壁上,会使血管腔变小,血流减少,增加血栓风险,甚至会造成血管破裂,导致中风心脏病突发

超重和肥胖者患血脂异常的危险是体重正常人群的2.8倍。

肥胖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减弱,进而诱发高血压,超重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3-4倍。

若肥胖者腹部堆积过多脂肪,腹腔压力加大,就易使胃部胃酸及内容物出现反流。

由于多余脂肪无法通过肝脏代谢、转运出去,就可能导致脂肪肝的形成。

肥胖患者,尤其是肥胖女性,容易发生压力性尿失禁。

肥胖者易患皮肤真菌病、间擦性皮疹、汗疱疹、汗潴留综合征、臭汗症、皮肤紫纹、皮下脂肪垫征、脂肪肉芽肿和脱发等。

要知道,导致肥胖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体摄入的热量远远超过消耗的热量。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控制热量的摄入。比如在保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限制每日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养成食物的合理搭配以及科学饮食的习惯,包括进食时间、次数以及进食速度等科学性。

及时补充水分,能够很好地促进血液循环以及提高基础代谢。

不仅能提高脂肪的燃烧率,同时还可以让身体变得易瘦。每天喝温热的水在2升左右,既能够有饱腹感,还可以限制饮食和改善代谢。

无论是否在减肥瘦身期间,每天多喝温热的白开水,还能够起到美容护肤的效果。但是要注意,一次性不能够喝得过多,饮水的时候可以分次慢饮。

每天运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定制适合的运动方式。在刚开始的时候,运动量不要太大,可以慢慢地循序渐进提升训练强度,同时要做到每天坚持。

睡眠不够会导致皮质醇的增加,进而导致人体无法很好利用血液中的糖分,继而导致脂肪的储存以及肌肉的消耗。

保质保量的睡眠能促进肌肉高效生长。我们睡觉的时候,身体会分泌很多进行肌肉建设的激素,比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睾丸激素。有研究表明,坚持8.5小时睡眠的人会减掉更多的脂肪;而坚持5.5小时的人减掉的则主要是肌肉,不是脂肪。

同时,人在熬夜后还会触及食欲相关激素,从而会偏向于渴望吃高热量的饮食,同时还会失去人体宝贵的肌肉,让人进入易胖体质。

管住嘴,迈开腿,睡好觉,依然是预防肥胖的重要法宝。只有健康饮食、合理运动,才能收获健康。

让我们一起健康地瘦下来!

","origin":"人民日报 广东疾控

世界防治肥胖日丨脂肪“逃跑”计划

超重肥胖 脂肪堆积

会影响人体健康

过度减脂

同样会对人体健康带来风险

世界防治肥胖日

“脂肪”有话说

脂肪“逃跑”计划

助科学减脂

同时让我们正确认识脂肪

上一篇: 女生屁股有肥胖纹(屁股胖能瘦下去吗)
下一篇: 肥胖打鼾呼吸机(肥胖 呼吸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