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有腋臭(乳头有狐臭是什么回事?)
45
2025-07-04
小王:“老妈,为什么你的耳屎油油的,还有味?”
小王母亲:“可能是老了吧”
小王:“应该不是吧,老爸的你年龄不是比你还大吗,他的耳屎就是干干的”
掏耳朵可以说是我们日常经常做的一件事,观察仔细的人会发现,有些人的耳屎是干燥的,有些人的耳屎是湿润的,甚至还会伴随着难闻的味道。
按理说,耳屎主要是耳道的分泌物以及灰尘等物质形成的,应该都是一样的状态才会,为什么会存在“干燥”和“湿润”两种状态呢?
为什么耳屎会有“干燥”和“湿润”两种状态?通过日本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耳屎的干湿和遗传、汗液有着一定关系。如果一个人经常出汗的话,耳屎就会偏湿一点,反之,耳屎便会偏干一点。
看到这边大家心里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既然耳屎的干湿和流汗量有着一定的关系,那么是不是只要耳屎偏湿的话,就一定会有腋臭呢?
并不是。腋臭的形成主要是在流汗的时候,不能及时的清洗腋下,导致腋下滋生出许多细菌,这个时候便能闻到难闻的腋臭。此外,通过此次实验,只证实了耳屎的干湿和汗液、遗传基因有关,并没有具体的数据证实腋臭和耳屎有关。
其实,不管耳屎是干的,还是湿的,对于我们身体的影都不大,如果非要分出谁更健康的话,也只能说各有千秋。
·干耳屎:干耳屎的话,可以使我们耳道的环境变得清爽一点,如果是处于干耳屎的话,我们平时讲话,吃东西的时候,都会可能会震到耳屎,导致干耳屎自然脱落,减少掏耳朵的频次。
但是,耳屎对于我们的耳道,耳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如果耳道中的耳屎偏少的话,会导致空气中的灰尘、小飞虫进入耳道,从而影响到耳部健康。
·湿耳屎:湿耳屎,虽然可以避免灰尘、小飞虫进入耳道,但是由于湿耳屎的比较粘,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自然脱落的现象,这个时候很容易出现耳道堵塞的现象。如果经常掏耳朵的话,还有可能会损伤到耳部的健康。
由此可见,不管是干耳屎还是湿耳屎,对于我们的健康而言,都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并没有谁更健康之分。
当然,想要保护我们耳道的健康,不仅要关注耳屎的状态,还需要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为什么这样说呢?
问大家一个问题,洗完澡过后大家是否有清理耳朵进水的习惯。
相信屏幕前有70%的人都没有清理耳道洗澡水的习惯,包括小时候的我。由于吃过不清理的“亏”,让我养成了清理耳道积水的习惯。但是,经常看健康类文章的朋友应该会发现,有些人建议不要清理耳朵的水。
那么洗完澡后,耳道里的水是否需要清理?如果只是进了少量的水,是不需要进行清理的,耳道中的水会自然的风干。但是如果进水比较多的话,则需要进行简单的清理,不然有可能会导致耳道发炎(我小时就吃过这样的亏,希望大家不要犯和我一样的错误)。
但是清理耳道中的水,也是有讲究的,并不是让你天天掏耳朵。错误的方法,可能会给耳道带来双重伤害。
应如何清理耳道中的水?
①如果洗澡后发现耳道中的水比较多的话,不要直接用手或者直接用棉签掏,这个时候应该将头轻轻歪斜(耳道朝下),用手按住耳屏,让水顺着耳道轻轻的流出来;
②也可以用棉签进行擦拭,将棉签放在耳道外侧,慢慢的吸收耳道中的水分,切记不要将棉签伸的太远,避免将水分和耳屎送的更远,从而导致发炎;
总之,平时洗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耳道的保护,不要以为耳朵进点水不会影响到健康,长期耳朵进水的话,可能会引发中耳炎、耳屎有异味、听力下降等危害。
参考资料:
【1】《耳朵进水会导致中耳炎吗?这些耳健康问题需关注》·红网·2022-3-4
【2】《耳朵进水了怎么办?》·上观新闻·2021-7-9
众所周知人类三大爽事——掏耳朵、挖鼻孔和抠后背,而掏耳朵是不可否认的NO.1。但是有的人天天都要挖耳朵,而有的人几十年来从没挖过耳朵。
曾经有这么一个新闻,一位妇女时常觉得耳朵沙沙作响,耳道不通畅也听不清楚,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忍了多年后终于去医院,医生检查发现她的耳朵,已经被耳屎堵得严严实实的。
这位妇女承认自己已有二十年未掏耳朵,当医生最后把她陈年耳屎掏出时,她说自己从来没想过能听得那么清楚。
像这种长期不清理耳屎导致耳朵被堵住的事情,在医院五官科屡见不鲜。除了耳朵不掏来医院的人多,掏耳朵太勤快导致耳道发炎的也是比比皆是。
所以人类到底需不需要掏耳屎?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要了解什么是耳屎。
耳屎是什么?
耳屎又名耵聍,产生于耳道内的耵聍腺,由耵聍腺分泌出淡黄色油性分泌物。并且会和汗液、皮屑、空气中的灰尘等异物粘在一起形成最后的耳屎。
虽然它俗称耳屎,但并非一无是处。和鼻毛、鼻屎一样起到保护作用。当耳屎的量适当时,不仅可以维持耳道内的温度,而且能让耳道变窄,当强声波冲击耳道时,起到缓冲和保护鼓膜的作用。
分泌物还可以阻挡异物入耳,当人平躺睡觉时,可以将虫子挡在门外。除此之外,耵聍也还有杀菌抑菌的作用。所以说别小看耳屎,如果没有耳屎的保护,耳道更容易发生感染。
耳屎的干和湿和基因有大联系
耳屎分为油耳和糠耳,又名湿性耵聍和干性耵聍。耳屎的干湿,直接影响到掏耳朵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普通的干性耳屎是一片酥脆的干痂,颜色呈黄白色。
而油性耳屎更像是酱油糊,呈棕褐色的粘稠油状,不仅油腻而且黏黏糊糊的。
耳屎的干湿和遗传、地域有很大关系。从遗传学角度看,父母若是糠耳,孩子大概率也是糠耳,父母若是油耳,孩子大概率也是油耳。
在全球耵聍干湿类型的分布中,欧美人油耳居多,东亚人多为糠耳。中国的油耳、糠耳也有明显的地域划分。越往南走,油耳人数越多,除了油耳人数增长外,狐臭的人数也大大增加。
从古至今,我们总是把狐臭当作一种疾病来看待,甚至会嘲笑和排挤。但用科学的眼光看,狐臭也是正常体味的一种。除了会产生异味外,并不会影响到人体健康。
人之所以会有狐臭是因为汗腺发达,因此腋下汗腺也比较多,分泌汗腺的速度快,天气热就容易出现难闻的气味。而汗腺发达的人,耳内汗腺也更为发达,因此会出现油耳。
所以说油耳和狐臭总会同时出现,但并不是狐臭引起的油耳。除了体质外,前面所说的地域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因为居住环境等原因,皮肤出油多,耳屎是油性的但不会出现狐臭。
从全球范围看,欧美白人大多都有狐臭,东亚地区却相反,而非洲则没有一个人是没有狐臭的。在英文中狐臭被称为Body oder ,直译过来是体味的意思。
在东南亚地区因为狐臭影响到了正常生活,很多人选择手术切除腋下的汗腺,彻底和狐臭说再见。但是在欧美国家几乎人人都有狐臭,选择做手术的人反而少,这是因为人人有狐臭并不会引起什么“轰动”。
干耳朵和湿耳朵并无好坏之分,就如同单双眼皮一样,两种都是正常现象。干耳朵看起来清爽,在日常生活、咀嚼食物时就会将耳垢排出;而湿耳朵可以黏住外界涌入耳道的灰尘与细菌,避免有害物质进入,更好地保护耳膜。
图为:中国耵聍表型分布
耳屎到底需不需要掏?
耳屎分为两种,掏耳朵也要“对症下药”。中国人的钥匙扣里常挂着的耵聍钩也是最适合干耳的掏耳朵工具。在欧美国家更常用的是棉签棒。
耵聍分泌旺盛的油耳比糠耳更容易堵塞,但是无论是糠耳还是油耳都不建议用棉签等工具掏耳朵,会让耵聍堆积造成堵塞;尖锐的小金勺会将耳道刮伤,后果不堪设想。
很多人喜欢去店里请专业的采耳师来掏耳朵,这也是不建议的。因为你不知道这把陈年挖耳勺挖了多少人,指不定含有什么东西。
最科学最正确的选择是不掏耳朵,如果有异物感或者不适感,五官科才是最好的选择。
有狐臭的朋友平时在掏耳朵的时候,肯定都会发现一件事,就是自己耳朵掏出的都是油乎乎、粘稠恶心的条状耳屎,不禁好奇:有狐臭的人耳屎一定是湿的吗?
狐臭是一种由于大汗腺异常分泌,而出现的一种特殊臭味和湿粘的分泌物。
如果仅仅因为大汗腺在人们的外耳道也有分布,就判断狐臭的人耳屎一定是湿耳屎的话,显然是有些片面的。
只是有狐臭的人,因为大汗腺异常分泌,会异常粘稠多汗,发生湿耳屎的概率可能比普通人要高一些而已,因此并不能拿来判断,狐臭和湿耳屎两者之间的唯一标准。
可能又有人要问了,那有湿耳屎的人是不是都很有容易有狐臭?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湿耳屎?
有的朋友的耳朵是油耳,在医学上称为“脂性耵聍”。耵聍,俗称耳垢或耳屎。
耳屎通常有两种:一种又干又薄,另一种又湿又厚。这种呈棕黄色油性粘稠状的湿耳屎,就叫油耳。
油耳与狐臭的发病机理一样,都是由其所在部位的大汗腺过度分泌而成。因为大汗腺分布在人体多个位置,而一个部位的大汗腺异常分泌,很可能影响其他大汗腺的分泌,因此油耳与狐臭常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据统计,每100个狐臭朋友就有80个出现油耳,油耳与狐臭密切相关,因此有油耳的朋友,需警惕预防狐臭“找上门”!
不论是做好预防狐臭,还是出现狐臭后的专业改善净味,奇记都能够帮到用户朋友清新净味,高效安全科学地配比方案,改善狐臭困扰,重获清爽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