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会导致腋臭吗(发烧会引起腋下痛吗)
31
2025-07-30
小伙子阿海最近有点烦恼,担心自己的耳朵是不是有什么毛病。不久前,阿海感觉耳朵痒,就用棉棒掏了一下。发现掏出来的都是湿湿的、黏黏的棕色东西。他上网查了一下资料之后,就更紧张了。网友都说,这湿湿的东西叫油耳屎,有就说明存在耳朵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成中耳炎或湿疹.甚至会有令人尴尬的狐臭……阿海担心之余,又一头雾水,油耳朵怎么又变成狐臭啦?
耳屎也叫做耵聍,每个人都会有耳屎,耳屎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干性耳屎,呈干燥薄片状;还有一种是湿性耳屎,呈黏稠的油脂状,又俗称为“油耳朵”。
遗传基因
通过家族调查研究可以证实,一个人的耳屎类型和遗传基因有关。决定耳屎性状的基因位置在第16号染色体中部的ABCC11上,如果第538个碱基对的鸟嘌呤发生突变,成为精氨酸,那么导致湿腊状的耳屎变为干状的耳屎。因此,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是油耳朵,那么生出来的孩子也很大可能是油耳朵。
地域差异
耳屎的性状还可能还跟生存地域有关,就我国而言,南方和北方就有所不同,耳屎的状态也有差异,在我国约有10%-20%的人是油耳朵。一般来说,亚洲人种的耳屎通常较干,而白种人和非洲人的耳屎则是湿性粘状的比较多。
汗腺发达
其实油耳朵中的“油”主要是皮脂腺上分泌的油脂,如果一个人的汗腺发达或处于旺盛分泌状态时,就容易分泌出大量油脂,从而出现油耳朵,甚至还有“油”会从耳朵中流出来。
其实,如果耳朵没有疼痛感,油耳朵就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过于担心。但是,有很多关于油耳朵和狐臭有关的说法,这两者究竟有何关系呢?
先来看看狐臭是如何产生的,一般来说狐臭的发生和人体腋下大汗腺发达有关,人体中的大汗腺主要分布在腋窝、外耳道和会阴等部位。大汗腺排出的汗液中含有脂肪酸和蛋白质等成分,这些物质比较粘稠, 被细菌分解时就容易产生臭味,因此就会形成狐臭。
有调查发现,93%左右的油耳朵同时有狐臭的存在,有狐臭的人,往往就有油耳朵,而且皮肤出油也比较多,这是因为油耳朵和狐臭都属于大汗腺发达的类型,因此,油耳朵和狐臭几乎成了一对难兄难弟。
而有些人由于大汗腺没有那么发达,分泌的汗液比较少,通常耳屎就比较干燥,大多数都不会出现狐臭,皮肤也不容易出油。
说起耳屎,不得不提到掏耳朵,而且有人非常喜欢掏耳朵,觉得这是一件令人非常愉悦的事情,尤其是看着挖出来的一堆耳屎,更有一种成就感。但是,耳屎可不是能随便挖的,耳道清洁不当容易损伤耳道。不推荐用棉棒或耳勺自行清洁耳道,这样容易将位于外耳道的耳垢推入耳朵深处而引起耵聍栓塞,影响耳朵健康和听力。
注重个人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整个身体都是大有裨益的,也就能帮助抑制狐臭和油耳朵的发生。做到每天勤洗澡换衣服,能清除身体排出体外的垃圾,同时能感到全身舒适清爽,能降低狐臭和油耳朵的发生率。
此外,还要养成每天早睡早起的习惯,千万不要熬夜,因为熬夜容易分泌油脂和汗液,会加重狐臭和油耳朵的症状。
注重个人饮食习惯
注意不要吃过于辛辣的食物,平常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及时补充水分,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
不要过于深入耳道
在清洁耳朵时要注意深度,不要过于深入耳朵,否则容易将耳屎推进耳道深处,时间一长这些耳屎堆积下来,就会形成坚硬的耳屎,容易刺激耳膜而导致炎症的发生。
工具做好消毒工作
掏耳朵的工具需要做好消毒,而且要专人专用,最好不要跟他人一起共用掏耳朵的工具,因为掏耳朵时如果没有对工具进行消毒容易让细菌或病毒进入耳道深处而引起感染。
情况严重,及时就医
如果发现耳朵内的耳屎比较严重,甚至已经出现影响听力或疼痛的症状时,最好不要擅自清理耳屎,容易损伤耳道,甚至造成严重的影响,这时候最好及时就医,在医院的耳鼻喉专科会有专业的医生来处理这些耳屎。
你是“油耳朵”还是“干耳朵”呢?其实,耳屎对人也能起到保护作用,没有必要经常掏耳朵。
参考资料:
[1]《掏耳朵是个技术活儿》.人民网.2019-07-15
[2]徐安琪.频繁掏耳危害多耳屎可保护耳朵[J].青年科学,2014:44.
[3]《狐臭其实不是病 狐臭的遗传究竟与什么有关?》,人民网-人民健康,2018-08-06
#清风计划##健康科普排位赛##39健康超能团#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对于有油耳和腋臭的人,生活中,尴尬无处不在。还有的人说,往往有腋臭的人,也会伴随着油耳。那么,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关系?告诉你。
“油耳”和“腋臭”有关?
先来看下腋臭是什么?其实,不难想象的到,主要是腋窝下有问题,它是腋部的臭汗症,也被称之为狐臭,尤其在炎热的夏天,人们爱出汗,因汗腺的分泌液有特殊臭味,经皮肤定植细菌进而分解所释放出十分明显的臭味。
据相关的统计发现,我国出现狐臭的概率可达到6%左右,也就是在100个人当中,可能有6个人是狐臭的现象。在这里也许你会好奇,为什么有的人出现腋臭,而有的人却没有?
这是因为很多人都有腋臭,只不过多出现在运动或大量出汗后,腋窝的大汗腺,被细菌法界后,产生挥发性的成分。
而有的人这种现象更为明显,甚至在安静状态下也有臭味,则有可能因为他们的大汗腺所存在的雄激素受体,与大汗腺所分泌出来的气味,以及结合的蛋白表达都远远高于其他人群。
还有调查发现,对于真正存在腋臭的人,往往他们的大汗腺数量还要多于正常人。而目前,在引起腋臭的因素上,与遗传息息相关,虽然不是传染病,但有一定的概率遗传。除此以外,在饮食方面,建议有腋臭的人,少食用过于刺激性的食物,如大蒜、生姜等等,以及当心情过于紧张等,都要提高警惕,腋下产生的臭味还可能更明显。
那么,油耳呢?
油耳是民间的俗称,针对耳朵里的污垢,即耳屎,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干性耵聍,还有一种是湿性耵聍,而后者就是所谓的油耳,它并不是一种疾病。
只是白种人、黑种人存在油耳的现象比较多,但也都是正常现象,与干性耳屎一样,都具有保湿、避免水滴刺激耳膜、抗菌等作用。不过,不建议大家掏耳朵,耳屎本就是耳道的保护屏障,不仅成年人还有儿童都不建议掏耳朵,避免耳道黏膜损伤,增加耳部感染能力。
至于油耳和狐臭是否有关系,在临床上,并没有发现相关联的证据,两者均为正常的生理现象,大家不用担心,正确处理即可,切勿影响自身的心情和生活,注意个人卫生,调整心态。
狐臭是一种常见的臭味,通常出现在腋下、足部、脚掌等部位。这种异味往往会给人带来困扰,影响个人形象和生活品质。与此同时,有些人还发现自己拥有油耳,也就是耳部分泌物较为丰富,油腻感明显。那么,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呢?油耳是否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病状?又应该如何祛除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中医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解答。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狐臭和油耳并不直接有关。狐臭的主要成因是腋窝、足部等区域的汗腺分泌异常,导致细菌繁殖并分解汗液产生异味。而油耳则是指耳部皮肤分泌的油脂过多,导致耳廓及耳道区域出现油腻感。这两者在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上是有所不同的。
要祛除狐臭,我们首先需要从饮食和生活习惯入手。中医认为,狐臭与体内湿热有关,所以在饮食方面要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肠道通畅。此外,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清洁干燥的皮肤,勤换内衣和袜子,经常洗澡,使用天然的抗菌消臭产品。
除了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中医也提供了一些传统名方用于祛除狐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使用中药泡脚。可采用熏脚或煮药泡脚的方法,选用独活、土荆芥等中药进行泡脚,对狐臭的改善有一定的疗效。此外,中药制剂如香雪制剂、狐臭贴等也是常见的治疗方法。这些中药制剂能够调节体内湿热,杀菌消臭,有效减少狐臭的发生。
至于油耳的处理,一般并不需要过多的干预。因为油耳本身并不是一种病症,只是体质上的差异表现。润滑的耳道有助于防止耳屎堵塞和细菌侵害,也有助于保护内耳结构的正常功能。如果你对于油耳感到不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首先,保持个人卫生,定期清洁耳廓以防止细菌滋生。其次,使用温和的洗耳水或耳垢软化液,可有效清除耳内堆积的耳垢。最后,避免使用尖锐物品等过于刺激的措施清洁耳朵,以免损伤皮肤或耳道。
总结起来,狐臭和油耳虽然可能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但并不直接有关。中医强调个体差异以及体质的调节,通过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使用中药泡脚等方法,可以有效祛除狐臭。而对于油耳并不需要过多的干预,只需保持个人卫生和采用温和的清洁措施即可。最后,我们要提醒大家,如果狐臭或油耳症状严重且影响正常生活,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中医师的指导和治疗。
#健康#
参考文献:
1. Yosipovitch G, Papoiu ADP. What causes itch in atopic dermatitis? Curr Allergy Asthma Rep. 2008;8(4):306-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