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形成腋臭会遗传嘛女孩(后天狐臭会自动消失吗)
23
2025-07-27
黄褐斑说白了就是激素斑,时常发生于激素水平突变的女性脸上,主要在生育期、更年期较多,有些黄褐斑在口服避孕药后也会发生,紫外线及或月经前后黄褐斑颜色常会变化,黄褐斑没什么感觉,但是其对颜值影响较大,是爱美女性所不愿见到的,另外少数男性也会出现黄褐斑,究其病因主要是激素及紫外线综合作用形成。祖国中医学认为黄褐斑主要是肾气不足、肝气郁结以及血瘀所导致。
黄褐斑的治法应内外兼治,我常用自制外用洗剂治疗,其配方主要以白芷、珍珠、白芨、天花粉、茯苓、滑石、白芍、白术、琥珀、沉香、冬瓜仁等,研末调敷。当然,除了外敷,配合内服逍遥丸和左归丸加三七,效果更好。
说完黄褐斑,下面说说狐臭,狐臭是常人难以忍受的一种体臭,女性多于男性,主要是大汗腺分泌过于旺盛所致,《诸病源候论》中有提到:‘人腋下臭,如葱豉之气者,亦言如狐狸之气者,故谓之狐臭’,狐臭味虽然不会影响健康,但是较重的气味会让别人疏远,狐臭我建议主要用外治法,用外敷药物的方法效果能立竿见影,我常用之外敷方治之,效果甚佳,方如下:煅白矾3g、蛤蚧粉1.5g、薄荷脑1.5g、密陀僧1.5g,研粉后每日均匀涂抹一两次,效果甚佳。
以上治法请注意为外用法,切勿内服。
绞股蓝这味中药,可能有人没听过,最早记载它的是明代《救荒本草》,作者是朱元璋的儿子,植物学家朱橚(读音:肃),现在的中医用的比较多。
绞股蓝具有健脾益气,化痰止咳,清热解毒的功效,可同时祛邪扶正,现代常用于慢性胃炎、慢性气管炎、冠心病、慢性肠炎、癌症和肿瘤等出现心、肺、脾、肾气虚或阳虚症状的人。
绞股蓝
一、功效与应用1、脾虚引起的胃痛
绞股蓝既能益气健脾,又能理气,适用于脾虚气滞引起的胃痛、嗳气(频繁打嗝)、反酸水、胃胀等,可配伍白及、乌贼骨、蒲公英、白芷、甘草等。现代常用于慢性胃炎,尤其慢性萎缩性胃炎。
如《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刊登以绞股蓝冲剂(主要含绞股蓝)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3个月后大部分人症状减轻,肠化生以及不典型增生都有减轻。
2、肝郁脾虚湿阻引起的腹胀、腹泻等
绞股蓝还能理气除湿。适用于脾虚肝郁湿阻引起的腹胀、腹泻、两肋下疼痛、消化功能减弱等。常配伍五味子、板蓝根、茵陈、郁金、茯苓等。
肋下疼痛
3、气滞血瘀引起的胸闷胸痛
绞股蓝能活血降脂。可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胸痹心痛,即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常与丹参、当归、川芎、赤芍等活血药配伍。
现代医学曾以健脾调脂饮(含黄精、绞股蓝等)①,以及绞股蓝总苷分散片,用于高脂血症,症见有心悸气短,胸闷肢麻,眩晕头痛,健忘耳鸣,自汗乏力或腹胀等,能有效降低血脂中的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②。
已隐去厂家品牌
4、咳嗽痰多
绞股蓝既能健脾除湿,又能化痰止咳,对于痰多咳喘可以标本兼治。适用于咳嗽气喘、胸闷痰多,常与半夏、橘红、瓜蒌等配伍应用。@黄药师手记
5、肿瘤、疮肿、溃疡
绞股蓝苦寒,可以清热解毒,现代临床癌症肿瘤、溃疡、腋臭等热毒证经常选用,可用于增加放化疗的敏感性,以及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扶正的同时祛邪。
绞股蓝既能益气健脾理气,又能清热解毒,常用于胃癌或胃癌的癌前病变,如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等。
萎缩性胃炎、如现代临床曾以绞股萎胃汤(绞股蓝、三七、厚朴、元胡、乌梅、黄连、大黄、三棱、莪术、山慈菇、九香虫、皂刺、花粉、生麦芽、鸡内金、蒲公英)用于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和肠化。③
在经历过放、化疗的肿瘤患者中,使用绞股蓝也较为多见。如绞股蓝、鸡血藤、女贞子、补骨脂配伍,曾用于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④#健康明星计划#
绞股蓝干品
此外,在慢性支气管炎、高脂血症、血小板减少症、冠心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多种疾患中也常见到绞股蓝。#每天学中药#
二、使用注意少数患者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头晕、眼花、耳鸣等中毒症状,使用时应注意。
三、服用方法可以内服煎汤,可以研末吞服,也可以沸水浸泡代茶饮。
参考资料
①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2):713。
②四川中医,2007,25(1):56-57.
③四川医学,2006,27(6):606-607.
④中国医药学报,1992,(2):35.
⑤中国医药学报,1992,(2):35.
⑥中药学,黄兆胜,人民卫生出版社.
⑦中华临床中药学,张廷模,彭成,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文为黄药师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来自头条号黄药师手记。
文中涉及处方、用法,仅供学习、参考,不作商用,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需就诊,请到正规医院专业医生处辨证论治。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仅作学习的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有问题欢迎理性讨论、留言,祝诸君身体健康,诸事顺心。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华药海》、《千金方》
你好,我是中医药科普胡医师。
我继续给你讲讲往事吧。
我以前在农村工作的时候,被人当成座上宾。毕竟,在那里,真正读书、接受正规教育的人,不多。
有一回,我去临乡参加活动。负责接待我的,是一个干部。
但是没想到,等到了地方,接待方没来。
就这样,我们在原地等了一个多小时,这才把人给盼来。
负责接待的人姓黄,比我大了七八岁。他见到我,十分抱歉,也十分尴尬。
不过,通过一个来礼拜的接触,这黄哥跟我也算熟识了。
有一次,他跟我闲聊,说:“文儿啊,你知道我头一回接你那天,为啥去晚了不”?
我摇摇头。
他说:“我给我自己化妆呢”!
我一听,愣了。大男人,化妆干嘛?
见我不明白,他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腋下,然后说:“不瞒你说,我有狐臭的毛病。那天第一次见面,我正要出门接你,忽然发现这狐臭太不好了,我怕熏到你,所以就临时用点办法弄一弄。别说,这些天来还真管用”!
说完,他哈哈哈大笑起来。显然,这几天下来,大家都成哥们了。
我说,你用的啥办法?我还真就没察觉。
他说,就是到一些老房子那里,找那个灶心土,打碎了,涂一涂。嘿,果然好用!
我一听,恍然大悟。
他所说的这个灶心土,我早就知道了。严格地说,它是一味中药,学名叫做“伏龙肝”。这玩意儿就是久经柴草熏烧的灶底中心的土块。它入药,最早见于《名医别录》,被列为下品。此物性味辛,微温,入脾、胃、肝三经,善于温中止血、和胃止呕、温脾涩肠。一般来说,它是内服治消化系统疾病的。
那它用来治狐臭,这个事儿到底靠谱吗?
后来,我从农村回城工作,一头扎进书房,对这个问题进行考证。
后来,我在《千金方》七卷里头,找到了这个办法的原型。孙思邈在里头明确指出,“伏龙肝末,频敷之”,用于治疗腋狐臭。看起来,这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
我仔细一琢磨,这个事儿确实有道理。
腋臭、狐臭这个病,夏天多见。它的病因病机,中医一般认为是湿热内积。而伏龙肝作为灶心土,经过熏烧多年,蕴含燥性,故而可以燥湿。这就好比一处低洼坑地有了积水,怎么办?撒一些土在上头填平一样。你的腋下不是有湿热之邪吗?那就外涂一点伏龙肝,就能燥湿、改善症状。
当然了,这个办法,严格讲,它也是治标不治本,是权宜之计。体内的湿热,需要清热利湿之法应对。只是外用灶心土,解决不了全部问题。
但是,这个简单的办法,蕴含了古人的思维特点,蕴含了中国传统医学对疾病的认识特点。所以我说,这也是不大不小的医学遗产。
只不过,这样的遗产,还有谁愿意继承呢?毕竟,现在谁家还用灶台做饭啊?灶心土作为一种中药,越来越稀少了。
所以,这就需要我这样的痴人,不断撰写文章,把此类的文化遗产传播出去。我坚信,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儿,是对得起祖宗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