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腋臭能治愈吗女生图片(假性腋臭怎么治疗)
38
2025-07-23
九月
13
经历了开学的忙乱,
祝福了一年一度的教师节,
眼瞅着日历
一页一页的翻过去
迎来了团圆的节日——中秋节
在此
小编先祝大家
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由来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华夏岁时节日系统中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民俗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习俗
民间拜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吃月饼
《洛中记闻》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可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
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月亮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喜爱歌咏的对象,在咏月诗词中,莫过于咏中秋。因为中秋为农历八月十五,这天从地球上看月亮,会觉得月亮是一年中最圆满和最明亮的。而这种世上最“圆”的事物,切合了中国文化中追求人生、事业圆满的心理,于是在几千年八月十五祭月、庆丰收的意义上,又加入了追求“团圆”的内容,中秋节成了“团圆节”。因此产生了浩如烟海的中秋节感怀的诗词。
《中秋》
王阳明
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
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心的认识:我的心与古人的心是同一个心,千年来不变。这心是与万物一体的仁心。不受外界的影响,比天上月亮的阴晴变化还稳定。心的光明是不必外求的。我欣赏和追求的是光明的自心。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望月怀远》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此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
乌兰察布人的中秋节
丰镇月饼:传承中发展保护中创新冯丽芳
又是一年中秋时,秋风起,满月圆,桂花香,月饼甜,家家户户庆团圆。
月饼有着吉祥、团圆的美好寓意,中秋节吃月饼已在我国延续了上千年的历史。香甜的豆沙月饼、经典的五仁月饼、时尚的冰皮月饼,广式的、京式的、苏式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月饼的品种与口味层出不穷。然而在内蒙古乌兰察布有一种月饼,它经受了岁月的洗礼,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它没有华丽精美的包装、没有品种繁多的馅料,但时至今日,依然以焦黄松软、香脆可口、绵甜悠长、油而不腻的特点成为内蒙古、山西、河北一带老百姓中秋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因其诞生于内蒙古丰镇市,所以被称为丰镇月饼。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勤劳、聪慧的丰镇人便已开始制作月饼等细点,迄今有260多年的历史。
260年的风雨变迁中,一代代饼儿匠不忘初心,秉承传统的经营理念从未改变,丰镇月饼香酥可口的味道从未改变。
260年的风雨变迁中,一代代传承人将“丰镇月饼”在传承中发展,在保护中创新,如今“丰镇月饼”已成为乌兰察布乃至内蒙古的一块“金字招牌”,闻名全国。
(滑动阅读)
五代饼儿匠的传承情
古朴的街道,青砖色的门楼,古香古色的院落。这里是入选中国首批传统村落的古镇——隆盛庄古镇。隆盛庄不仅有保存完好的古镇,还有一种美食令这个边陲小镇声名鹊起,那就是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隆盛庄月饼”。
走在隆盛庄古镇的街道上,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浓郁的香甜,有胡麻油和白砂糖相融的香甜弥漫,有炭火炙烤的焦香四溢。跟随着这诱人的味道,记者一行来到传统手工月饼制作人老饼儿匠常三文的家中。今年已66岁的常三文因常年从事面案工作,脊背已有些佝偻,但脸色红润,精神饱满。家中来了访客,他热情地端上刚出炉的月饼招待大家,热气腾腾的月饼一口咬下,微焦的外皮,酥软的内瓤,香甜的馅料,令人回味无穷。说起这月饼的制作工艺和历史传承,常三文打开了话匣子……
故事要从常三文的爷爷说起,14岁时常三文的爷爷就在当时的“炉食铺”当学徒伙计,凭借自己的勤奋聪慧,常三文的爷爷很快成为当地有名的“饼儿匠”,做饼的手艺也自成一派。经过百年的传承,常氏月饼传到了常三文的手中,从小耳濡目染的常三文对自家做饼的手艺了如指掌,一道道工序,一样样比例像是篆刻在常三文血液中一样熟悉。
面案旁的常三文,面容慈祥,动作娴熟。西北地区特有的胡麻油,与深井水煮沸的糖水,趁高温时快速倒入雪白的特级面粉中翻搅均匀。面、油、糖、水,在他的手中很快凝聚在一起,又被反复揉搓,面粉在油与糖的浸透下呈现出金黄的色泽,软弹细腻。常三文迅速把制作好的面团分称,制成大小均匀的剂子,经过揉面、收口、捏牙子,一气呵成,再在做好的剂子上,沾上一圈芝麻,整齐码放在烤盘里。各种材料精细的配比,油糖面的混合,最佳的滚油温度,使碱量和使碱时机,和面手法,揉剂功夫、揉剂次数,烘焙时长等等……成品看似简单,但制作工艺却是妙法无痕,浑然天成的大手艺。凭着四十年制饼的经验,常三文总能掌握得恰到好处,保留住月饼最纯正的味道。
“放入烤炉后,要注意在月饼表面刷油、扎孔,让膨胀的热气从气孔中排出,保证月饼酥脆的口感。”常三文一边向记者介绍这道重要的工序一边熟练地在月饼上“绘画”。
烤炉旁,常三文的老伴邢春梅正在把一个个分好的剂子搓圆、压扁,再从旁边一大盆五仁馅料中迅速地抓一把包入压平的剂子中,捏实后再压成月饼的形状,一个包馅月饼的基本形状就完成了。
邢春梅告诉记者,从20岁嫁给常三文起,她就跟着公婆和丈夫做月饼,到现在已有43年了,多年的磨炼已经把她也成了“女饼儿匠”。和好的面经她的手一捏,这盆面是水对了?还是糖少了?是混合时油温太高?还是揉面时力度不够?都逃不出她的“法眼”。
“一个月饼里包的馅料是二两,馅料多了剂子包不住,馅料少了又不够分量,我妈抓馅料特别准,一把准准的二两,人送外号‘一把抓’。”说起母亲精湛的技艺,常三文的儿子常晓峰骄傲不已。
在一旁看炉子的常晓峰告诉记者,他家制作的月饼焦黄松软、香脆可口、绵甜悠长、油而不腻,刚出炉时饼内层次分明、面锋如刀、入口松化,有“飞毛利刃”之称。倘若把打好的月饼放入瓮坛中保存,则松软柔和、绵甜适口。如果在坛瓮之中再放些美酒和香果,储存的月饼便会沾上酒香和果香,变得更加松软香甜。
采访中,正巧遇上老顾客段福福来取订购的月饼。他每年都要订购1000斤面粉的月饼,分给全家老小和亲朋好友。
“我十岁就开始吃常三文家的月饼,到现在已经快六十年了,他家的月饼没有添加剂,没有防腐剂,经手几代人味道始终没变。”说着,段福福掰了一块月饼放进嘴里,开心地吃了起来。
常氏月饼之所以广受青睐,是因为它有着顾客早已习惯了的“老味道”,没有华丽的包装,没有食品添加剂,有的是实打实的“内涵”和味道。常氏月饼除了融入上好的胡麻油和细绵的白砂糖,还有世世代代饼儿匠的经营理念——诚信。手工制作月饼程序较为复杂,很多人都劝常三文引进现代化的生产设备,这样既可以让月饼量产增加效益,又可以节省人力成本。但常三文拒绝了,他告诉记者,隆盛庄月饼之所以百年来广受青睐,正是因为味道纯正,质量上乘。两百多年来,常氏月饼始终靠诚信好、质量佳赢得口碑,今后,他们将坚持手工制作月饼的传统,让常三文以质量为基础的家传手艺成为隆盛庄一个响亮月饼品牌。
“去年常三文月饼已经注册商标,我作为第五代常氏月饼的传承人将继承祖辈们手工制饼的传统,把常氏手工炭火月饼传承下去,把老丰镇人诚信经营的理念传承下去,让隆盛庄月饼,丰镇月饼走出国门畅销海外。”畅想未来,第五代传承人常晓峰信心满满。
162家月饼企业的创新路
2018年7月2日,内蒙古丰镇市第二届月饼文化节暨隆盛庄首届美食文化节盛大开幕。开幕式上,马志勇展出了他纯手工制作的“最大丰镇月饼”,这个耗时15个小时,直径1.39米,重达300斤的月饼,喜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认证。说起马志勇知道的人可能并不多,但要说起他创办的马佳园月饼品牌,在丰镇市可谓街知巷闻。
9月3日,距离中秋节还有10天,马佳园月饼销售门店前,已是一派热闹场景,两个大厢式货车内已被成箱的月饼装的满满当当。店内顾客,有的正手提竹筐挑选月饼,收银台前排起了“长龙”等待结账。门店后面是马佳园月饼的制作区,偌大的制作区内,先进的现代化自动生产设备一应俱全,从和面、揉制、烘烤、冷却到最后的包装出库,只需短短3个小时现代化的生产线就能完成整个月饼的制作流程,可进入中秋高峰期,整条生产线24小时不停运作也只能刚满足马佳园的订单需求。
马佳园的负责人郭翠平告诉记者,平时只有20余人的工作量到了中秋前要增加到100人,每天线下实体店的销售量可达8到10万块月饼,日销售额可达10万元左右。京东、天猫、淘宝等线上的销售额也逐年增加。
在丰镇,像马佳园这样的月饼品牌企业不止一家,走在“丰镇月饼一条街”上,每家月饼销售实体店内都是同样的火爆。大同、呼市、包头、张家口,操着不同地区方言,慕名来买月饼的顾客络绎不绝。
“我们每年都来丰镇买月饼,丰镇月饼有名气,这几年不断创新,口味和包装都很高大上,送礼也很有面子。”来自大同的老顾客秦女士对丰镇月饼赞不绝口。
从清朝走到今天,丰镇月饼人在秉承传统配料和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其加工生产的月饼既保持了传统又关注着营养和健康,从原来的家庭作坊到现代化企业生产,从季节性生产到全年销售,从地方产品辐射到周边区域。如今的丰镇月饼不再是白糖、冰糖、红糖等口味单一的“平民月饼”,还新增了红枣月饼、木糖醇月饼、翻毛月饼、玫瑰月饼、提江月饼等10多个品种,同时还有油旋、金果蛋、麻叶、江米条、甜、咸盐焙子、鸡蛋扇子、糖三角等20多个传统干货系列,包装也从以前的单一裸装变成了独立包装,进一步提升了丰镇月饼的档次和形象。
2009年,“丰镇月饼”制作技艺被收录在《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2015年,“丰镇月饼”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发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发展至今,全市共有月饼加工企业和作坊162家。其中马佳园、海鹏、康美、恩宝、毛毛祥、海发祥、蒙麦源、惠丰园、红旦、宏燚等18家月饼企业获得SC国家产品质量认证。每到农历七月初,丰镇加工月饼的上百家企业和作坊竞相开炉,到八月十五停炉,生产期40天左右。
2014年,占地260亩的丰镇市食品产业园一期完工,产业园秉承“绿色、生态、人文、效益”的开发理念,建成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的标准车间11个,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的月饼博物馆一处,并配套建成中央广场一处。同时按照“生态型、园林化”的设计要求,高标准建设了园区绿化带。二期工程将规划建设油脂加工厂、展销区、研发中心、化验室等功能区,届时将成为自治区唯一一个集月饼生产、加工、销售、研发与传统月饼文化展示及观光旅游功能于一体的月饼产业集聚区。园区内现已入驻的月饼生产企业共17家,其中生产运行的有16家,共有烘焙类生产线13条,日生产能力为月饼22万斤、点心糕点类食品8.5万斤,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直接间接带动就业1.2万人。
如今的丰镇月饼,不断创新、发展、壮大,已声名鹤立,畅销全国,是我市众多美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美食之一,更是丰镇市的一张特色名片。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承载着世世代代丰镇人民的情感寄托和味觉记忆。随着烘焙艺人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丰镇月饼在传承传统配料和技术工艺等方面实现了创新发展,产业规模逐步扩大,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已逐渐发展成为丰镇市传统美食文化的重要符号,地标性的品牌特色产品以及特色产业。
服务台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医学美容中心专家团队9月28、29日将来市中心医院开展手术及诊疗活动
1
郑大一附院整形外科由留美学者张光炎教授、晏国勋教授等于1963年创建,是河南省首家、也是最大的整形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基地,附设郑州大学瘢痕研究中心、医疗美容中心。科室人员技术全面,对整形外科常见病及疑难危重病例均有很强的诊治能力,手术种类涵盖了整形外科的各个领域。在郑大一附院实力雄厚的专家团队的支持指导下,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开展以下新业务:
1.美容类重睑术、切眉术、眼袋成形术、开眼角术、隆鼻术、鞍鼻整形术、酒窝成形术、面部年轻化(线雕)、眉再造术、瘢痕秃发整形术、除皱术、隆乳术、乳房缩小成形术、乳房再造术、乳头凹陷矫正术、吸脂术、切脂术、脂肪移植术、皮肤磨削术、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处女膜修补术、阴道缩紧术等,各类美容手术失败及并发症的修复等。
2.微整类肉毒素除皱(额纹、眉间纹、眼角纹、下睑纹、鼻背纹、唇纹、颈纹),瘦脸,瘦小腿,面部提升及松解。玻尿酸填充剂(脂肪、纳米脂肪)治疗额纹、眉间纹、眼角纹、下睑纹、鼻背纹,泪沟、鼻唇沟、下唇沟(木偶纹),面部塑形:丰额、眉间区与眼眶上区及下区塑形,丰颞、丰颧、丰颊、丰唇,鼻部及上颌塑形。
3.激光美容嫩肤、皮肤年轻化、皮肤紧致,雀斑、咖啡斑、老年斑、日晒斑、瘢痕治疗,面部红血丝,炎性痤疮。
4.水光治疗面部皮肤保温、细小皱纹、提亮肤色,腋下多汗症及腋臭治疗。
5.创伤性缺损或畸形如烧伤、冻伤以及各种外伤撕脱伤等所致的面部、躯干、四肢及其他缺损,各类瘢痕的治疗。
6.先天性缺损或畸形如小耳、无耳、招风耳、杯状耳、隐耳、附耳、唇裂、腭裂、面裂、尿道下裂、先天无阴道、并指(趾),多指(趾),巨指(趾),分裂手、环状缩窄带阴道缩紧术,阴茎延长术、阴茎再造术等。
7.感染性缺损或畸形各种感染引起的皮肤缺损创面、四肢橡皮肿、阴茎阴囊橡皮肿、皮肤溃疡、慢性骨髓炎贴骨瘢痕。
8.体表肿瘤及斑痣如黑色素痣、黑色素瘤、皮肤癌、血管球瘤、淋巴管瘤、神经纤维瘤、脂肪瘤、纤维瘤、黄色瘤、色素斑以及各种体表囊肿。
9.其它修除纹身、腋臭、肌性斜颈、面神经瘫痪、颜面萎缩症以及放射性溃疡、褥疮等。
就诊地点:烧伤整形科(住院楼十三层B区)
联 系 人:任展(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形与医学美容外科主任)
咨询电话:13947428116
0474-8158310
服务热线:12122
办理方式一:持现有银行卡 自行选择所在地银行办理
中国银行—95566 工商银行—95588 建设银行—95533
农业银行—95599 储蓄银行—95580
办理方式二:在线申请 快递到家 自行激活
1. 绑定微信
“ETC助手”或“微ETC”小程序申办并按提示激活
2. 绑定银行卡
中国ETC服务小程序申办 内蒙古畅捷小程序激活
中国银行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 农业银行 交通银行 招商银行 华夏银行 浦发银行 兴业银行
内蒙古自治区公路路政执法监察总队
乌兰察布支队 宣
今天的《早安!乌兰察布》就是这样
感谢各位的收听,咱们明天再会
编辑:王 丹 苗得雨
校对:虎佳丽
审核:乌云夫 白晓东
来源:乌兰察布日报社融媒体中心综合整理
日报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乌兰察布人的中秋节】打月饼,瓮里放,三油三糖,就是香!
►一分钟,乌兰察布会发生什么......
►在乌兰察布有一种月饼叫做“丰镇月饼”
蔚县2024年春季征兵公告
广大适龄青年和家长朋友们:
蔚县2024年春季征兵工作已全面展开,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应征对象
男兵: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毕业生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含高校在校生),年满 18 至 22 周岁(2002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出生);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上半年符合毕业条件的毕业班学生,年满 18 至 24 周岁;研究生毕业生及在校生放宽至 26 周岁。
女兵:上半年应征报名:普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全日制应届毕业生及在校生,年满 18 至 22 周岁(2002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出生),全日制研究生应届毕业生及在校生放宽至 26 周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应届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2024年上半年女兵征集,年龄放宽至 23 周岁。
二、应征报名时间
男兵: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2月18日
女兵: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2月18日
三、报名方式
适龄青年自行登录全国征兵网(http://www.gfbzb.gov.cn),如实填写相关信息报名应征,再到户籍所在地乡镇武装部进行确认。
四、基本条件
(一)政治条件以本人政治思想表现为主,重点考核拥护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重大原则问题、重大政治斗争中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现实表现,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道德品质、宗教信仰、社会交往、诚实守信和出国(境)等情况,以及家庭成员、配偶的父母、未共同生活的兄弟姐妹的政治背景和违法犯罪的情况,具体以《军队征集和招录人员政治考核规定》为准。
(二)身体条件1.男性身高160cm以上,女性身高158cm以上;2.男性体重:17.5≤BMI﹤30,女性体重:17≤BMI﹤24(BMI=体重kg/身高㎡);3.任何一眼裸眼视力低于4.5,不合格。屈光不正经准分子激光手术后半年以上。无并发症,任何一眼裸眼视力达4.8,眼底检查正常,部分兵种合格。4.外科。手指、足趾残缺或畸形,足底弓完全消失的扁平足,重度皲裂症,不合格。瘢痕体质,面颈部长径超过3cm或影响功能的瘢痕,其他部位影响功能的瘢痕,不合格。面颈部文身,着军队制式体能训练服其他裸露部位长径超过3cm的文身,其他部位长径超过10cm的文身,男性文眉、文眼线、文唇,女性文唇,不合格。重度腋臭,不合格。轻度腋臭,条件兵不合格。身体其他条件按照《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执行,可登录全国征兵网查看。
五、廉洁征兵有关政策规定
征兵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廉洁征兵“十个严禁”要求,应征青年和家长应自觉规范应征行为,廉洁征兵监督员应积极履行群众监督职责,发生发现问题,按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征兵过程不收取任何费用,请广大家长切勿上当受骗。
青春只有一次,参军荣耀一生,欢迎广大适龄青年积极响应祖国召唤,接受祖国挑选,踊跃报名参军,让青春在火热军营绽放绚丽光彩。
联系方式:
蔚县征兵办公室:0313-8783657
蔚州镇:13473340318
宋家庄镇:18713369186
暖泉镇:13831397091
南留庄镇:15803230333
阳眷镇:15033655816
代王城镇:15028384935
西合营镇: 13833310766
北水泉镇: 18730383888
桃花镇:13582419977
吉家庄镇:13932379336
白乐镇:13831389557
白草村乡:13831334816
草沟堡乡:13403132020
下宫村乡:13933999386
涌泉庄乡:13831382319
杨庄克乡:18031379738
南岭庄乡:13903232155
陈家洼乡:13931309382
南杨庄乡:15531388888
黄梅乡:15930347085
柏树乡:13294060691
常宁乡:13333131988
蔚县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
2024年1月
新闻多一点
中学生搞“抽凳子”恶作剧致同学重伤!法院判了
上线啦!张家口十大场景邀您一起过大年!
最低工资表来了!你的工资不能低于这个数→
来源:京西第一州蔚县
编辑:小宁儿
责编:王春亮
审核:冯海啸 谢岩
校对:陈庭国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张家口发布
在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关押总统曹锟,驱逐逊帝溥仪。然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冯玉祥又支持郭松龄“倒奉”,终于导致了直、奉两军的联合。1926年1月,直、奉两派联合攻击驻扎察哈尔的国民军,冯玉祥被迫下野。
1925年,冯玉祥就任西北边防督办时,与于右任、陈友仁等国民党员有密切来往,并结识了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鲍罗廷和苏联驻华大使加拉罕,其部队中也很早就配备了三十多名苏军顾问。由于冯玉祥的驻军地张家口接近外蒙古,故与外蒙古方面也常有来往,蒙古人民党中央主席丹巴道尔吉和外蒙古陆军部长都曾拜访过冯玉祥。于是,在此番危急之时,冯玉祥定下了取道蒙古、出国考察的决心。
《申报》对冯玉祥下野赴蒙的报道
旅蒙考察期间,冯玉祥亲眼目睹了外蒙古在经历改造后的崭新面貌,并与共产国际和国民党人士进行了密切会晤,在外蒙古,他终于加入了国民党,随后登上北去苏联的列车。冯玉祥考察期间的见闻影响了其此后的政治判断,也对日后的北伐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
社会风貌
1926年3月,冯玉祥“没有和任何人商量,即将西北边防督办和甘肃督军之职分交张之江、李鸣钟署理,毅然发出主和息争的下野通电,抱着满怀痛楚惆怅的心情,由平地泉取道外蒙古,悄然赴俄去了”。平地泉为察哈尔集宁,在今内蒙古卢兰察布,至今仍是中国通往外蒙古、俄罗斯的交通枢纽。在这里,冯玉祥办好出国手续,准备妥帖,动身之际,友人纷纷前来送行。
前来送行的石敬亭(石筱山)等故交均对冯玉祥的出走表示不理解。冯玉祥在回忆录中极力隐饰自己此时的困境,希望将自己被迫出走矫饰为“避免内战、贯彻和平主张”,但在奉、皖两系军阀的联合进攻下,此时冯玉祥的困窘已罄露无疑。
冯玉祥在平地泉乘汽车出发,走张家口到库伦(乌兰巴托)的平坦大路,一路起伏不大,即使在没有路的地方“也一般的平坦康庄”。塞外风景与内地殊异,“途中未遇一条河,也少见一颗小树,三千里路全是一望无际、黄沙漠漠的辽阔平原”。戈壁上,“活泼肥大”的野羊“万千成群,往往和汽车赛跑。牛群马群亦最常见,还是逐水草而居的遗风”。
汽车行至将近库伦几十里处,“即遇蒙古国民党(按:即蒙古人民革命党)的委员长丹巴多尔基(按:即策伦奥齐尔·丹巴道尔吉,时任人民党中央主席)和蒙古军官学校的许多人员前来欢迎”,冯玉祥下车一一握手道谢,同行进入城内。
蒙古人民党中央主席丹巴道尔吉
冯在外蒙古共住三十多天,自称“于研究党义和学习俄文之余,对蒙古政治社会各方面情形也作了一个大略的考察”。冯玉祥对蒙古人民革命党的印象不错,认为“他们都生气勃勃,努力于政治工作,很有一种新兴的朝气”。冯玉祥特地记述了他受邀参加的一次党政两方举行联席会议:
“会场是小小的一座屋子,只可容三十余人,结果到会的却有六十多人,于是有的坐椅,有的坐凳,有的坐在凳衬子和椅凳背上。会议从上午八点开到下午四点,讨论的问题很多,发言者很是踊跃。在这八个钟头中间,大家只用了一次饭,每人两片黑面包和一杯红茶而已。据说他们日常生活都是如此简朴。问他们何以这样,回答说:‘因为我们正在建设时期,民力有限,惟有努力撙节,始可成功。’”
撙节是节制、节约之意,典出《礼记·曲礼上》。冯玉祥感慨“这种精神在今日的我国尚缺乏得很,我们应当惭愧的”。然而,冯玉祥笔下的外蒙古喇嘛教领袖哲布尊丹巴之形象却颇为恶劣。因此,他对外蒙古政府的社会改革颇为认同,认为其“颇有一种大刀阔斧的革命精神”。外蒙古政府勒令大批喇嘛还俗,冯玉祥由此认为,“新政府对于破除迷信的工作极是努力,初时当然颇遇阻力,但政府不顾一切,经过一时期快刀斩乱麻的干法,收效已大有可观”。
军事制度
作为行伍出身的军人,冯玉祥对外蒙古军事制度尤为留意,仔细记录了外蒙古军队的兵力与面貌。冯玉祥拳拳服膺与苏军顾问带入蒙军的政治教育,“士兵教育很注重历史知识的灌输与民族精神的发扬。成吉思汗、忽必烈等的丰功伟绩,使在每个士兵头脑里打入深刻印象。所唱军歌音调迟缓雄壮,歌词亦皆系对于民族英烈的颂扬”。他与住所外的哨兵攀谈后,觉得他们的知识水准颇高。在俄蒙边界的恰克图,冯玉祥发现当地驻军军营内“每一连设有一座列宁室”,认为“这完全是为灌输主义及对士兵施行政治教育的地方”。冯玉祥饶有兴趣地询问一个士兵关于中国革命的事迹,如孙中山、张作霖、吴佩孚等人事迹,该士兵都能对答如流,极为熟悉。他感慨道“可见他们对士兵政治训练多么注重”。
冯玉祥还参观了驻扎在库伦的俄国骑兵操练,对俄国骑兵的骑术赞不绝口:“所谓哥萨克骑兵甲于天下,真是名不虚传!”随后他进入兵营,只见“营房的地板擦得很干净,一切内务也大致不坏”,但“只是室中有一种特殊的臭味”。这种臭味冯玉祥似曾相识,“我想是俄人特有的狐臭气”。在苏军营房里,冯玉祥看见一个酣睡的士兵,没叫人把他惊醒,只请另一个士兵把放在他靴子里的裹脚布取来查看,俄国士兵因穿着皮靴之故,不用袜子,单用裹脚布。冯玉祥注意到,包脚步很脏,而脚趾甲极长。他细细端详裹脚布的样子惹得同行者笑了起来,但他却认为士兵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使军队免遭疾病侵袭,这既是对士兵的爱护,也有助于保持部队的战斗力。
蒙古风俗
冯玉祥此前未曾在蒙地久居,对蒙古风俗颇感新奇。他特别详细地记录了蒙古人煮手抓肉的情形,并提到外蒙古士兵每人每日发二三十两肉,直接把肉当主食,“而把一二两面包当咸菜吃”。饭后,蒙古人习惯痛饮浓茶消食,甚至连茶叶一并吃掉。冯玉祥注意到,当地售卖的都是产自汉口、九江等地制成的茶砖,以火车运往北方。他认为,“内地茶在蒙古是笔很好的生意”。在观及外蒙古人喜爱中国绸缎情景时,冯玉祥也有关于复兴国货的思考。
进入寻常百姓的蒙古包,冯玉祥注意到“室中多设炕桌,亦坐亦卧”。由于日本人也习惯席地而卧,遂借此声称日本人与蒙古人是同胞弟兄,他斥此说为“造谣”。蒙古民歌声调悠扬缓慢,日本人也说此与日本民歌相同,冯玉祥表示,“我听着倒有点像我们中国的秧歌”。
当时外蒙古一些百姓尚有草原风俗遗留,也让冯玉祥颇感不适应。如他曾在“蒙古街上看见朋友相遇,一边谈着话,一边就蹲下大便,无论男女都是如此。虽然他们都穿着长袍,蹲在地上解手,别人看不出来,但总不雅观”。他认为“这种习惯,怕即是野外生活所养成,因为野外是找不到厕所的”。他还对当地饮用水的水质也颇多抱怨。最为骇人的当属此地獒犬,大概因藏传佛教缘故,当地习惯“把死尸抛在野地里,让野狗去吃。若野狗不肯吃那死尸,他们就认为极不名誉的事,即须念经求签,不是说他本人不好,便是说他祖宗有损阴德”,由此导致外蒙古獒犬极为凶恶,“若人醉卧在地,必有被野狗吃掉的危险”。冯玉祥听到苏联朋友亲口告诉他,“曾有两俄人酒醉后回家,为时已晚,走至野外遇野狗,即被扑倒吃掉。这种野狗到处多是,皆吃人肉的专家。因为他们平常吃人肉吃出味儿来了”。外蒙古独立后,曾在苏俄要求下展开打狗运动。
革命气息
在当时,库伦已更名乌兰巴托,即蒙古语“红色英雄”之意,城市中弥漫着革命的气息,成为了“被压迫民族的聚会处所”,聚集了多国的革命领袖。冯玉祥参加了一次革命者的联谊,令他感触颇深:
“在会场演了一出叫做《第三国际之夜》的新剧,我看了很受感动,觉得富有教育的意味。那次联欢会上游艺项目很多,歌唱、跳舞、各式各样都有。出演者包括了东方每个民族,有安南、缅甸、新疆、西藏、阿尔泰、内蒙古、印度、高丽、台湾等处人。他们以其本乡本土的技艺,在那里大显身手。故每个节目都富有地方色彩,我从未见过听过。有两位阿尔泰女子,都只二十岁左右,表演舞蹈,腰部左右扭动,活跃之极,种种姿态,都足可活泼血脉,健强身体,与我们国术的用意是相同的。会场之外有一大房间,出卖茶点,饮食洁净,招待周到,各民族人民熙熙攘攘,一团和气。可是没有一个人不对帝国主义者摩拳擦掌,每一谈及,则咬牙切齿。帝国主义者张牙舞爪,高高居上,在其脚下的被压迫者则无时无刻不谋打倒之,推翻之,以争取自由与人的幸福;今日不成待明日,此地不成到那地;他们不把吃人者打倒,是死也不会甘心的。想到这夜的经过,的确是一个充满快乐与希望的民族联欢会。”
可见,冯玉祥此时已对左翼思想颇有好感。在乌兰巴托,冯玉祥先后拜访了的驻蒙古的苏联公使及“另一位住在库伦专门帮助中国革命政府输送军火的苏联朋友”,不过他对于二人家中儿媳妇穿着好过老母亲的情况颇为不满,总觉得这事不合理。在与第三国际驻乌兰巴托的代表阿母加会谈中,冯玉祥收获颇丰。阿母加为他一连讲了两个星期,“从第一国际一直谈到第三国际的成立及其发展的历史,详尽深到,娓娓动人”。这个共产国际代表极力向他陈述,“英雄的时代于今完全过去了,革命事业不是一两个人所可做成的,必须有群众,必须有主义,必须有组织,否则必不成功”。冯玉祥被完全打动了,听到最后,感到“左讲右讲,阐发无遗,我觉得句句都是针对我说的,我听了之后,很是敬佩”。
1926年,冯玉祥在蒙古库伦。左起依次为陈友仁、邵力子、冯玉祥、鲍罗廷、徐谦
在乌兰巴托还有一件对冯玉祥的政治倾向颇有影响的事件,那就是此时“许多国民党朋友从北平取道海参崴到广东去,经过库伦”,这群人中有共产国际派往国民党的首席政治顾问鲍罗廷;参与领导了关税自主运动、首都革命、三一八反对段祺瑞政府等政治活动的北大教授陈豹隐(陈启修);孙中山的外事顾问、英文秘书,后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的陈友仁以及著名的法学专家徐谦(徐季龙),不少是冯玉祥的故交。在与他们的交谈中,冯玉祥这才知道北京的“三•一八”惨案和“中山舰事件”。
不久,鲍罗廷等人动身,徐谦则选择留下,决心和冯玉祥同赴莫斯科。徐谦是当时有名的国民党左翼友俄人士,担任过中俄庚款委员会主席和国立北京中俄大学校长,后者是左翼人士在北京的重要活动机关。他在1926年担任国民党北京执行部主任,与李大钊携手发动了“三一八”示威,惨案发生后,徐谦为躲避通缉躲入苏联驻华使馆,此后秘密离京,得以在库伦与冯玉祥会合。当时国民党“以俄为师”,颇有列宁式政党的气象。徐谦告知冯玉祥,国民党是“有组织,有主义,有纪律的一种政党。是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前提”。听了徐谦的介绍,冯玉祥当即加入国民党,徐谦成为冯玉祥的入党介绍人。二人准备妥善,即乘汽车由乌兰巴托出发,取道乌金斯克,搭火车去莫斯科。在苏蒙边界城市恰克图,冯玉祥“参观了工人住宅,也看了农人的各种活动”。冯玉祥感慨道:“那儿整个是农工的世界,坐享其成的有闲阶级,以及对劳动大众压迫剥削的种种黑暗现象,都是看不见的了。”
徐谦
冯玉祥在蒙古停留三十多天,受到蒙古方面礼遇。苏联、蒙古方面显然事先策划好了冯玉祥的参观路线,他所探访的营房、民宅几乎无不窗明几净,所见的当地百姓也几乎无不饱含觉悟,连普通士兵都能对中国的军阀战局了如指掌,就连观看的文艺演出也充斥着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热情。在这种氛围渲染下,冯玉祥在蒙古期间显得颇为动心,在回忆录中自觉地使用革命、进步的标准打量、评判着当地的风物人情,并不时对中国的保守局面提出批判。日后冯玉祥由苏、蒙回国,迅速起兵誓师于五原,投身“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北伐战争,其思想转变在旅蒙期间已经发端。
参考文献
冯玉祥:《我的生活》,上海教育书店,1947
樊明方:《中国北部边疆史若干问题研究》,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