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腋臭的喷雾是什么原理(腋臭用喷雾药可以根治吗)
28
2025-04-03
网约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出行工具,但是最近,很多人表示,大冬天打车就是在开臭味盲盒,五味杂陈。
哪五味呢?
头油味、汽油味、烟味、腋臭味、被窝味,猛吸一口酸爽直冲天灵盖,开窗户太冷,关窗户太臭,呆久了还有点头晕眼花。
还有人觉得,到了冬天,打车就免不了被臭车祸害,打10辆车有8辆是臭车,因为这个都有了买辆车的冲动了。
其实,早在去年冬天,就有网友调侃:“这个天打车,像随机钻进一名司机的被窝”;到了今年,刚上映的电影《好东西》里也因为吐槽“快车太臭”火上热搜。
加之,随着冬季到来,越来越多网约车乘客打到臭车,让“死去的记忆”再次攻击到众多乘客。基于此,滴滴出行在12月23日深夜发布公告致歉--“我们非常抱歉和惭愧,没能为大家提供一个相对清新的出行环境,影响了大家的用车体验。”
除了道歉之外,滴滴还上线了拉黑异味车功能,你车臭,那我一年都不坐你车了,看似在为消费者撑腰,背后却是平台在耍花招。
网约车发展了十几年,臭车的投诉率是这两年才出现的,也是公认的网约车最卷的2年。2020年到2023年,全国网约车新增幅度高达127%,多地甚至预警运力饱和,慎入网约车行业。但同时段内全国网约车订单量增幅不到11%,人均订单从280单下降到136单,生生跌了一半。
所以说,虽然订单不缺,但“僧多粥少”的问题愈加突出了,平台这边,被行业洗牌的压力也是只增不减。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全国已有超过150家网约车平台下线,超过往年总和。一些平台已经开始收缩业务,退出不赚钱的城市。
平台赚钱的焦虑比以往更甚,但明面上,消费者得罪不起,那怎么办?只能再苦一苦司机,比如抽成比例再提一点,优惠活动再多一点。
司机变多了,可是乘客没有变多,各大平台为了抢单抢市场推出特惠快车,惊喜特价,价格战打的巨火热。但是羊毛却出在了司机身上,为了抢单,司机一个接一个地开特惠车,单还是那个单,只是你本来能赚30 ,现在到手15。如果你不服,想要关掉特惠选项,可能一天连5单都接不到。
哪怕开快车,平台抽成也是高的离谱。现在业内抽成的红线是30%,平台会给你卡到29%,那都是算有良心的了,有的平台甚至会跟你玩阴阳账单,司机跑完到账86.79元,从司机的视角来看,乘客付了117元,抽成比例是小于30%的,账单看着是没有问题的。但微妙的是,从乘客视角来看,自己是付了140元的,接近4成的钱被平台抽走了。
以前开网约车,一个月轻轻松松赚9000,现在月流水只有9000,再扣掉充电、违章、过路费、车损这些成本,一个一线城市的网约车司机每天跑十几个小时,月入只有6000块。
有的人为了多赚点钱,不得不跑夜班,三四天回一趟家洗个澡,吃睡都在车里,嫁给网约车司机等于爱上了一个不回家的人,这样的车能不臭吗?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臭车问题越来越严重,网约车平台们却越来越赚钱。
据统计,2023年滴滴占据了网约车订单量的70%以上,稳坐行业第一的宝座。同时,在经历了两年的沉默与低调后,滴滴在今年第三季度成功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26亿元,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对司机的抽成不断走高。
正如一位网友提出了解决办法一样:滴滴的道歉是个好的开头,但光靠拉黑、培训司机属于治标不治本。平台需要给予司机更多实际支持,包括定期检测车辆、给司机发清洁补贴和降低派单抽成等,从源头减少臭车问题才是王道,不痛不痒的道歉信没法让人共情。
一辆辆臭车的背后是一个个疲惫不堪的灵魂和一个个嗷嗷待哺的家庭,以及越来越越赚钱的网约车平台,所以,大家觉得网约车变臭该怪的是司机吗?
相信不少网友坐过一些车内气味难闻的网约车吧,大部分善良的我们都选择捏一个鼻孔,开一鼻孔算了。但现在这种情况好像越来越严重了,连滴滴自己都忍不住了,发文自曝了。
12月23日晚,@滴滴出行 发文称,冬天到了,很多滴滴乘客反馈部分网约车内很臭,滴滴非常抱歉没能为大家提供一个相对清新的出行环境,影响了大家的用车体验。滴滴表示正开展“异味车”治理专项,通过上线拉黑异味车功能、对车内空气差评率较高的司机暂停服务培训学习,对司机服务开展正向激励考核等方法,争取改善大家的用车体验。
印象中高大上,方便快捷随叫随到,专车专送,五星级服务的网约车现在居然被自己曝出自己很臭,就好比一个外表光鲜亮丽的美女背后却邋里邋遢一样,估计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看看现在,不光我们自己的小家,私家车都干干净净,连我们的城市都在向文明卫生城市靠齐。为何轰轰烈烈发展十来年的公共出行服务明片网约车却像十五的灯笼——玩转回去了呢。群众的眼睛是雪亮地,那我就到群众中寻找答案去吧。
大伙吐槽遇到过的臭网约车经历
几年前打车遇到一次,那个臭啊,就像动物尸体腐烂的味道
昨天打了四次车,熏的饭点都不饿了 难受的吃不下去饭
上车的那一刻就感觉进了80岁大爷的被窝里
烟味加嗑大蒜的味道,直接把我送走了
一个车,就是一个家一样,真的是无语死了,吃饭味道,衣服霉味,烟臭味,狐臭味,臭袜子味道简直无语了
真的,早上本来就急匆匆的进车里,一股烟味我真的要窒息了,下车后刚洗的头发换的衣服上也全是烟味。
臭是怎么产生的呢?
今天早上打车的时候一上车就浓浓的烟味,我问师傅刚抽烟了,他说一看你家里就没人抽烟,我在想和这有什么关系,难道是我的错,我一下就闻到了烟味?
大部分一天十六个小时在车上,长时间不洗澡抽烟都会导致异味,很多司机也没有洗澡条件,有那功夫不如多睡会儿
现在很多网约车,车子是司机从某些公司包租几个月,然后拉客吃住都在车上,能不臭吗?
网约车臭是平台问题,还是司机问题?
图便宜,平台就可以派那种一天干18小时在车里睡觉的司机,会臭很正常,我都是打加价版的,从来没臭过。
哎哟,上个月滴到一辆快车,真的是破破烂烂的,车的地上全都是泥!也不知道去哪个野地里跑回来的还是怎样?座位套子也是脏脏的,整体就感觉那车快散架子了
这是平台的问题,一边压榨司机,一边还需要司机提供良好的服务!难
一公里1.5元哪有那么多时间和钱给你搞卫生
总结你说的确实是一个问题。我觉得还有一点就是人脏。很多贫苦百姓家,收拾的很利索。只是脏的概率相比富裕的家庭来说高很多。
网约车臭,有乘客,司机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原因,也有平台自身原因。对司机服务质量考核不严,抽佣又过高,司机收入低,工作时间长,导致服务质量包括卫生质量恶性循环。这种情况光靠平台自纠是不能完美解决的,必须靠政府有关部门出面共同来解决,您们说是不是呢。
臭车,臭车,又是臭车。
这二天,一位有着百万粉丝的某网红的“打到臭车”的视频,被冲上热搜,引发热议,大家众说纷纭,剑指滴滴,搞的滴滴平台紧急发文致歉。
滴滴出行发文致歉
随着事态发酵而愈演愈烈,让有些博主 自媒体动了歪心思,为赚流量,煞费苦心,厚颜无耻,开始带节奏的对“打到臭车 ”,歪曲事实,信口开河,称自已也打到臭车了,还越说越玄乎,称越来越容易打到臭车了,简直是荒唐至极。
网友一 说打到臭车
我说 你们都别闹了,洗洗睡吧!也包括中国之声二位主持人,欠缺职业操守。
中国之声节目主持人
记得:去年冬天,有个北京博主说网约车臭臭的,上了热搜,如今,又冒出个北京百万网红说打到臭车,又上了热搜。。。。真的无巧不成书,看来你们是别有用心,居心叵测。
请滴滴 启动法务部调查内情。
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
言归正传, 打到臭车,也很正常,必定不是专车是快车,价格决定服务,一分钱一分货,道理应该懂吧,想打香车,打专车去。
没有单 晒晒太阳
你们为什么打到臭车,还不是因为臭味是从你们身上发出来的,你们上了车,烟味,火锅味,吃包子味,梳莲味,槟榔味,全跑进司机车里了,你们下车拍拍屁股走了,但臭味留给了司机和下位乘客。所以说,罪魁祸首是乘客。
还有,你们上了车,身上的香水味,汗味,烟味,狐臭味,头发油腻味,妈大姨味,也全带到网约车里了。
我们司机师傅都知道,也懒得说你们。你们还矫情说 打到臭车了,打到臭车了。我还说:你还口臭呢?
洗个车 接乘客去
为什么乘客会打到臭车,答案已显而易见,臭车上的臭味来源于乘客,乘客自身如不带着“臭味”上车,那么司机车内就没臭味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