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臭汗腺手术怎么做(腋臭微创汗腺剥离术)
42
2025-07-27
治疗腋臭——陈皮等
配料:陈皮150克,鸣翅茶150克,八角20克,花椒20克,铁观音茶5克
做法:把陈皮、鸣翅茶、桂皮、花椒、铁观音茶切碎或碾碎,均匀掺合在一起,每次取用这种混合的配料4-5克放入杯中加入开水浸泡或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等待开水温凉时把水饮尽。每天两次,早晚各一次。
治疗腋臭——桃叶等
用桃叶50克,南瓜叶50克,捣烂后敷患处,每日2-4次。
治疗腋臭——辣椒等
辣椒2-3个,切成小段,放入瓶内,加2%-2.5%碘酊10ml,密封摇荡。3日后用棉球蘸药液,涂擦腋窝,每日1-3次。一般连用7天可愈。
治疗腋臭——大田螺等
大田螺1个,放在清水中养至盖张开后,立即用针头将1粒巴豆放进田螺腔内,再将其置于杯中。约1小时后,田螺即化成水。用此水涂双腋部多次,可消狐臭。
治疗腋臭——生姜等
用干净的生姜切片外擦,每日2次,每次在双腋窝擦约5分钟。将食盐炒热后,装入纱布袋内,趁热扎好,反复摩擦双腋窝约5分钟,每日1次,连用5天。
治疗腋臭——药粉
密陀僧、潮脑各200克,枯白矾100克,轻粉10克,共研为细要。用此药粉频搽两腋,半月即可见效,档可间断,坚持半年即可痊愈。
又或者:滑石70克,冰片5克,炉甘石15克,密陀僧10克,共研为极细的粉末,拌匀装瓶密封备用 。治疗时,浴后擦干腋窝,随即将药粉搽上(溃破者勿用),每日1次。 用食用饼半边,加热(但勿太烫,以防烫伤),再将密陀僧细末10克放在饼上,急夹在腋下,哪边狐自就夹在哪边,略睡片刻,待饼凉后,扔掉。此时狐臭味会大减。
治疗腋臭——冰片等
冰片3克,浓度为50%的酒精20毫升。将冰片放在酒精中密封,让其自行溶解。先将腋窝用温肥皂(或香皂)水洗净、擦干,用药液涂搽腋部,一日2次,10天为一个疗程。
治疗腋臭——轻粉等
轻粉7克,枯白矾21克,共研为细末,混合拌匀,装瓶备用。每逢出汗时,将药粉搽涂腋窝,揉擦片刻,每日数次,不出汗时,每日早晚各搽次。20天为疗程,每一疗程间隔3天,至愈为止。
小苏打粉去腋臭
将小苏打粉末涂抹在纱布上,纱布要弄湿,放在腋下进行按摩。如果使用后有不适感就不要使用了。
醋可以缓解狐臭
准备好材料,100克米醋和5克茴香粉。只用涂抹在腋下就可以了
腋下有味道的去除小窍门:
1.腋下异味患者要经常运动排汗。因为排汗有助于腋下异味患者排泄废物,毒素以及调节体温。
2.有些以铝质为主要的止汗剂,部分腋下异味患者使用以后会出现皮肤湿疹现象,应当注意。
3.腋下异味患者要剔除腋毛,不仅可以美观,而且可以减少汗臭。
4.腋下异味患者衣服的质地,要以吸汗的棉质为首选。
5.腋下异味患者要少吃味道浓烈或者带刺激味的实物,比如辛辣食品和咖啡等等。
6.腋下异味患者经常洗澡也是一个令皮肤和毛孔畅通清爽,减少汗臭的好方法。
7.腋下异味患者可以常见的止汗剂有百分之二十的氯化铝,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七十的酒精配成,既可以止汗又可以杀菌。但是腋下异味患者食用止汗剂的缺点是只能起缓解作用,药效持续时间较短,腋下异味患者须每日坚持。
8.腋下异味患者可以用带有香气的香水或香粉,或喷或撒于腋窝。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只起暂时遮掩的作用,有可能混合了腋臭后的香味更难闻。
9.腋下有异味说明有菌体繁殖。腋下异味患者出汗后要及时清洗腋下,平时要多吃清淡的东西。
10.腋下异味比较重以及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人群,建议到医院做进一步的详细筛查诊断疾病。
腋下有味道怎么去除?小编在此为大家介绍两款简单易行的小方法:
①自治爽身粉:腋下异味患者可以选用干的陈皮、干柠檬皮、熏衣草、玫瑰或者柑菊,将这些材料磨成细微粉末,腋下异味患者在洗澡以后,轻轻拍与腋下,既可以除臭,又不会堵塞毛孔。
②茶包去味法:腋下异味患者先用茶包泡一杯热茶,其实目的是为了使得里面的茶叶充分涨开,红茶绿茶都可以,然后拿出茶包,把水分榨干,然后放在腋下夹住一分钟时间,腋下异味患者身上的汗味就会被吸走。
总之,腋下异味患者要注意自己日常的饮食行为习惯,注意一些生活的小细节,这样子才能够有效去除自己腋下的异味。
很多艺术家在讲述自己所取得璀璨成就时,往往会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学问通达的中医在讲述中医所饱含的魅力时,往往会说,生活处处有中医。讲真,中医真的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学问,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在我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中,都有中医在我们身边。
很多人都爱吃橘子,却不知随手扔掉的橘子皮却是一味良药。而橘子皮入药的名称在过去既称橘皮,又称陈皮,不过现代都是以陈皮的身份入药。而所谓陈皮,就是“橘皮之陈久者也”。古人在选用橘皮的时候发现,橘皮存放的时间越长,药效越佳,比如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明确指出,橘皮“以陈者为良”。
陈皮的药用记载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在橘柚条下,曾有记载“一名橘皮”,并指出陈皮有一个奇特的功效,那就是“久服,去臭下气通神”。这个作用真的很奇妙,不管是体臭、口臭、狐臭、老年臭等臭味,都可以让陈皮大展拳脚,拥有一席之地。而在医圣张仲景的临床运用中,名称依然是用的“橘皮”,代表方有橘枳姜汤、橘皮竹茹汤、橘皮汤。
唐代孟诜《食疗本草》中,正式使用了陈皮之名,而且宋代时期出现了著名的二陈汤,更是将陈皮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陈皮的用法,一般都是采用陈久存放,但是在《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中记载了橘皮留白和去白的不同功效,并指出,橘皮“留白补胃和中;去白消痰泄气”。
对于陈皮之妙,还是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对它有独到见解,主要将陈皮的药性随和发挥的淋漓尽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陈皮既能参与药物的补泻,“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又能参与药物的升降,“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可以说,在众多中药里,陈皮的这个特性是最独特的,没有第二味药具有这种奇妙的作用。
但对于陈皮的最为突出的作用,其实归纳起来也就四点,一个是理气行滞,一个是化痰散结,一个是燥湿健脾,一个是降浊去臭。明代医学家倪朱谟说,陈皮是“理气之珍”,无论是气逆、气寒、气闭,还是气滞、气搏、气结,但凡是气机的病变,陈皮“统能治之”,说明陈皮在理气行滞方面罕有敌手。清代名医黄元御说,橘皮“善开胸膈,最扫痰涎”,说明陈皮化痰散结谁与争锋。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说,“如欲调气健脾者,橘皮之功居其首焉”,说明陈皮在燥湿健脾方面作用卓越。《神农本草经》说“去臭下气通神”,说明陈皮降浊去臭的能力特殊。
对于陈皮的作用,其实还有很多很多,但是只要掌握陈皮具有补泻升降的药性和理气、化痰、健脾、降浊四大常用功效,就能在临床运用中发挥良好的作用。不过在使用陈皮的过程中,要记住陈皮有一些“黄金搭档”,比如,陈皮与半夏配伍,可以渗湿健胃;陈皮与白术、甘草同用,可以补脾益胃。另外,陈皮在经典名方中所扮演的角色,诚如《药鉴》所说“补中汤用之以益气,平胃散用之以消谷,二陈汤用之以除痰,干葛汤用之以醒酒”。由此可见,陈皮这味中药,真的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良药。
当然,陈皮的“神通”十分广大,但是它在临床运用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不容忽视。由于陈皮辛散苦燥,因此,舌红少津,内有实热的要慎用。另外,气虚体燥、阴虚燥咳、吐血患者,孕妇都要慎用。还有一点就是,虽然《神农本草经》说陈皮可以久服,但是《本草备要》却说,“多服久服,损人元气”,当需审慎。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神希园(全球中医人士的精神家园,中医生命科学的博物图鉴),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