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腋臭的喷雾是什么原理(腋臭用喷雾药可以根治吗)
28
2025-04-03
天气炎热,汗多是正常现象,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无论春夏秋冬,手掌的汗就像水龙头没关紧不停渗出,精神稍一紧张更是汗如泉涌,要不停擦拭,从不敢与人握手,影响日常生活工作。他们就是手汗症患者,自嘲为“水手”。
手汗症,爱缠后生
我们知道,出汗是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现象,但过度出汗则是手汗症的典型表现。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血管外科副教授王继勇介绍,手汗症在医学上属于局限性多汗症的范畴,是因局部交感神经功能过于亢奋或异常生理反应(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烦躁焦虑),引起手掌小汗腺排汗异常增加所致。
临床统计发现,手汗症最容易在青少年时期发生,并发展到严重程度。不少患者手汗多的现象从六七岁开始出现,到了青春期时达到高峰。有少数患者随着年纪渐长,有可能出汗现象有所收敛,这或与人体新陈代谢快慢、汗腺发达程度有关。不少患者伴有脚底、腋下多汗,有的还伴有狐臭。因双手长期汗湿,会引发湿疹皮炎,并经常掉皮。
手汗症不分男女都有可能发生,有家族遗传性,有家族史的人群发病率可达12%。手汗症虽不是什么大病,但它给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社交造成影响,比如由于手掌多汗而不敢与别人握手;羞于和恋人牵手;考试紧张时,经常是试卷未写完就已经被汗水弄湿......“心情越焦急,出汗就越多,造成恶性循环。不少患者因此而变得孤僻,不善与人交往,社交场合缺乏信心,甚至自卑。”王继勇说,他曾接诊一位年轻的女“水手”,她与男朋友交往近两年,却从来不敢拖他的手,两人因此常闹别扭。直到手术治疗后,她才敢向男友伸出双手。
汗多,要排查甲亢等疾病
王继勇介绍,手汗症包括原发性手汗症和继发性手汗症,前者是因为交感神经过度亢奋造成的,但也有部分人是因为身体疾病而造成出汗的增加,这种情况称为“继发性手汗症”,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内分泌疾病、精神疾病以及更年期的内分泌失调等。
王继勇称,原发性手汗症出现的多汗症状,一般以双手等局部多汗为主;而内分泌疾病等引起的多汗,一般会出现全身性多汗。因此,在给疑似手汗症患者下诊断之前,要认真排查是否存在其他继发性多汗症。可通过血常规、尿常规检查,以及血糖、T3、T4浓度的检查,在排除了甲亢或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之后再作判断,以免引起误诊。对于继发性手汗症,必须针对疾病本身寻求治疗方法。
原发性手汗症如何治疗
据王继勇介绍,对于原发性手汗症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应用收敛剂、止汗剂、镇静剂、抗胆碱能药物等。药物治疗主要使用的是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药物,但这类药物常带来口干舌燥或肠胃障碍等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也有使用药剂外涂的方法,但局部涂抹药剂因时效有限,加上要经常涂抹,有其局限性。
临床上,经常有患者拿着网上流传的偏方来咨询,如“用明矾溶液每日浸泡或用福尔马林溶液外擦”,王继勇指出:“这些方法不可能治愈手汗症,还会对皮肤的角质层造成破坏。”
对于症状严重的手汗症,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是目前公认的最快速、疗效最确切的方法。手术只需在腋下切开约0.5厘米的切口,通过电视胸腔镜技术切断支配汗腺分泌的胸交感神经。手术只需二十几分钟,可使手汗症得到彻底改善。由于手汗症在青少年时期程度最为严重,治疗的最佳时间是12岁以上。若到了40岁以后,常因胸膜粘连或肺部病变等疾病,会使手术变得困难。
受访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血管外科副教授 王继勇
文/记者 胡菁 通讯员 张秋霞 吴志钰
来源: 羊城晚报
如果不是古巨基,可能公众对手汗症的了解很少……古巨基在主持《我是歌手》第四期时因在舞台上遭遇话筒没声的小插曲而自曝有“手汗症”,因手汗太多打湿话筒致电源短路,已握坏了3个天价麦克风。幕后经纪人也称在基仔拿到第三期第一名与之击掌时蹭到一手的汗,感叹古巨基手心多汗似刚洗过手。
后来在大师课上,来自无锡洛社小学的11岁男孩—王奕程,弹唱的《贝加尔湖畔》惊艳全场 ,古巨基称之“完美,并再次爆料自己很羡慕会弹钢琴的人,因为自己有手汗症不能弹琴”!
手汗症是咋回事?
手汗症,是不明原因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进而引起汗腺过多分泌汗液导致双手大量出汗的一种疾病,是多汗症的一种。患手汗症的原因很多,尤其是原发性多汗症多无明显原因,患者不分男女皆有可能患病,大多从孩童时期就开始出现症状,而且有家族遗传性,如古巨基的手汗症正是遗传自他的父亲。
临床数据显示,多汗症的发病率约为2%~4%,有家族史的发病率达20%~30%。各医院接诊的手术患者平均年龄为25岁左右。一般人的手是甚少出汗的,即使在天气热的时候也只会微微湿润,但手汗症患者不管天气是否炎热,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手都是湿漉漉的,严重的手汗症患者甚至能把手帕弄湿。手汗症带来的影响过去人们并不太在意手汗症,实际上,手汗症或多或少对生活和学习带来一定影响,而且,手汗症患者的手掌因长期潮湿容易造成脱皮、开裂,又痒又疼,更是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折磨。
不少学龄青少年因为手汗症,手心拼命出汗不小心将考卷弄湿致字迹模糊影响考试;青少年不敢与人牵手和握手;到了成年症状依旧存在,无法从事需要手部精细工作的工种;长年手汗多造成的心理压力还可能影响异性之间的交往。古巨基爆料称:“其实做主持还好,曾经在拍戏时候(手汗)最尴尬,比如我抓对方肩膀,他衣服会有印记,摸女演员脸的话,对方的脸会变得湿哒哒的。”
手汗症如何治疗?
目前治疗手汗症,治疗方法包括中西药、局部外用药、注射肉毒素以及手术。口服和外用药只能减轻症状,效果短暂且有副作用,肉毒素效果可以保持半年至一年。微创伤的手术方式是胸腔镜下的胸交感神经切断/夹闭术。不过,这项手术目前只适合头颈部、手脚多汗,而腋下和躯干则效果稍欠佳。
肉毒素与手汗症
肉毒素A是一种神经毒素,它可特异性阻断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从而发挥相应作用。临床治疗均为安全剂量,应用十分广泛,如“面部生物除皱”、“咬肌注射瘦脸”、“腓肠肌注射瘦小腿”等。现在它又被应用到治疗“腋臭症”和“多汗症”中来,并被认为是效果可靠、无创、值得推广的新方法。
一般而言,治疗手汗症、腋臭、腋下多汗症的效果在注射肉毒杆菌素后3-7天都可出现效果,效果可持续4-6个月,如果是夏天有此困扰的人,一年施打一次即可,如果是整年都有此困扰,那就可能需要注射两次。 如果未来N年都打这种药 从目前肉毒杆菌注射瘦脸及生物除皱术的经验来看还是很安全的 。因为这些美容的患者也是每半年一次 有些患者已经注射很多年了。因手部皮肤较为敏感,注射点一个手掌需要注射30个点,肉毒素注射时疼痛明显。但有效率可达90%。
文 | 中医李大夫健康说
编辑 | 中医李大夫健康说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滴答、滴答……”
你的手心,仿佛自带喷泉系统。朋友握个手,瞬间像摸了条刚从水里捞出来的鱼。手机屏幕天天被汗水“冲刷”,键盘敲几下就跟泡过水似的……你开始怀疑:我是不是得了传说中的“手汗症”?
别慌!你的身体可不仅仅是个“汗腺工厂”,它背后还有一整套复杂的“温控系统”在操控。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为什么你总是大汗淋漓?这只是体质问题,还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
1. 交感神经的“狂热派对”:原发性手汗症在你的身体里,有一群“神经指挥官”——交感神经,它们负责调节汗腺,让你在炎热时出汗降温,紧张时手心冒汗。但有些人的交感神经天生“过于激情”,仿佛开了无限嗨模式,汗腺根本停不下来。
这就是原发性手汗症,一种“汗腺过度热情”的体质问题,通常从青少年时期开始,手掌、脚底、腋下最容易中招。
如果你符合以下特征,可能就是手汗症:
怎么办?
轻度手汗症可以用止汗剂(比如含氯化铝的产品),严重的话,还可以尝试离子导入疗法、肉毒素注射,甚至手术切断过度活跃的交感神经。但手术有一定风险,需谨慎选择!
你的身体里,有一个“能量管理中心”——甲状腺。它像个“代谢加速器”,决定你是活力满满的“小太阳”,还是懒洋洋的“冬眠熊”。
但如果甲状腺失控,开始疯狂分泌甲状腺激素,你的身体就会变成“狂飙模式”,像踩上了油门停不下来:
怎么办?
甲亢可不是小事!如果你怀疑自己有甲亢,赶紧去医院查个甲状腺功能(T3、T4、TSH)。医生可能会给你开抗甲状腺药物,或者建议碘-131治疗(让甲状腺“冷静”下来)。
想象一下,你正努力工作/学习,突然手心狂冒冷汗、头晕眼花、心悸无力、甚至感觉快晕过去……这可能是你的血糖在拉响“紧急警报”!
低血糖到底是怎么回事?
人体的能量来源是血糖,而负责维持血糖稳定的“总指挥”是胰岛素。但如果你:
那么,血糖可能会突然“断崖式下跌”,你的身体会紧急启动“救命模式”:交感神经疯狂运作,释放肾上腺素,让你出冷汗、心跳加速、手抖、头晕、甚至晕倒。
怎么办?
低血糖发作时,立刻补充糖分!可以喝点果汁、吃块糖,情况严重时,必须立即就医。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合理控制血糖、按时吃饭、定期监测血糖很重要!
汗水不仅仅是“降温工具”,它还是身体的健康晴雨表。如果你:
✅ 只是天气热、运动后出汗,那很正常,别担心!
✅ 紧张时手心出汗,可能是交感神经太活跃,轻度手汗症影响不大。
⚠️ 无缘无故狂流汗 心跳加速 体重变化,要警惕甲亢!
⚠️ 突然出冷汗 头晕 手抖,可能是低血糖,需要紧急补糖!
所以,下次手心又湿漉漉时,别只想着擦干——听听你的身体到底在说什么!
最后的彩蛋时间:关于汗水的神奇冷知识!人一天可以流多少汗?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排汗约500-700毫升。但如果你去蒸桑拿,短短15分钟可能就能流掉1-2升汗水!
为什么有些人的汗味特别重?
汗水本身是无味的!但当它被皮肤上的细菌分解后,就会产生各种“气味大礼包”——比如腋臭(狐臭)就是因为某些特殊细菌的分解产物特别“带感”!
运动出汗≠燃脂!
流汗的多少和减脂并没有直接关系,汗水只是水分流失,不是脂肪燃烧。真正的减脂,靠的是热量消耗>摄入,所以别被“出一身汗就等于瘦了”忽悠啦!
汗水看似不起眼,但它背后藏着无数“身体密码”。它可以是散热器、情绪传感器,甚至是健康警报器。
下次你出汗时,别只顾着擦干,也许你的身体正在偷偷告诉你一个重要信息!
参考文献
《原发性手汗症的流行病学及治疗进展》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出汗异常研究》
《低血糖反应与交感神经系统的关系》